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24)
报纸(666)
学位论文(282)
视频(156)
图书(46)
会议论文(20)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24)
报纸 (666)
学位论文 (282)
视频 (156)
图书 (46)
按年份分组
2015(156)
2014(942)
2013(138)
2012(164)
2010(129)
2009(70)
2008(63)
2007(28)
2006(22)
2002(6)
按来源分组
中国监察(2)
科学时代(2)
科技资讯(2)
当代旅游(中旬刊)(1)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学术论坛(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经济与社会发展(1)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1)
教育(1)
客家教育研究
作者:叶少玲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教育  客家史 
描述:客家是中华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主要特征,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的传统直接相关。本文从教育兴学的角度探讨了客家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民族必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客家教育与云南
作者:叶少玲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教育  云南 
描述:客家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历代客家英才辈出的文化基础。云南现有一万余客家人。得益于客家教育和受到客家教育思想熏陶的客家人来到云南以后,对云南作出了奉献,同时也有一批客属知识分子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成长为祖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的还是全国知名学者。
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
作者:刘淼水  来源:《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梅州客家人具有勤劳、朴实、好学、文明的美德。400多万的客家人长期在梅州的生息繁衍过程中,很注重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其中女子教育也比较发达。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梅州客家先民中不少家族是从黄河流
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
作者:兰俏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畲族与客家在历史上同以赣闽粤边的广袤山区为基本住地,两族毗邻而居,长期互动,相互关系最为密切。明清以后,畲族大部分迁移至闽东、浙南及赣、皖等省,但两族仍居住在山区,以山林农耕为主要经济形态,相似之处很多。但客
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
作者:严奇岩  来源:《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东小儿歌  启蒙教育  客家 
描述:流传于四川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儿童的清末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突出地反映客家启蒙教育的两大特点:注重用客家童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视客家母语教育。《广东小儿歌》对于今天小学课程的设置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乡土童谣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要媒介。
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
作者:周雪香 陈支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论及客家地区的教育,不少学者以崇文重教、崇尚教育、尊文尚学等词语予以称颂,并纷纷引用法国传教士赖里查斯、英国人类学家史禄国等人和美国《国际百科全书》的论述来论证客家地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赖氏在其所编《客法词典》序言中写道:在嘉应州这个不到三四十万人的地方,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作者:刘焕云  来源:“两岸四地公民意识教育”专题研讨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性(modernity)的后果,可以从现代性制度、民族国家体
客家家長對家庭文化傳承的認知與態度: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
作者:羅美蓉  来源:国立嘉义大学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客家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  文化傳承 
描述:多元文化教育傳承。在變遷的社會,多元文化教育如何在家庭中與逐漸轉型的社會調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歷程不同,家庭文化的潛移默化、世代傳遞是文化傳承的基本,父母乃是扮演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本文透過訪談
关于客家移民与文化认同的若干思考
作者:谢重光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而易见的。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客家移民与文化认同的
对地方院校和谐绿色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以嘉应学院为例
作者:唐兆民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环境  管理  和谐  校园 
描述:根据400份抽样问卷调查和实测资料,分析嘉应学院校园功能区划及环境问题,并基于环境规划学理论,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从而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