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36)
期刊(623)
学位论文(256)
图书(20)
会议论文(16)
视频(9)
按栏目分组
报纸 (736)
期刊 (623)
学位论文 (256)
图书 (20)
会议论文 (16)
视频 (9)
按年份分组
2014(772)
2013(134)
2012(160)
2010(147)
2008(80)
2007(37)
2004(5)
2001(3)
2000(1)
199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5)
客家文博(6)
经济地理(6)
热带地理(5)
特区经济(4)
旅游纵览(行业版)(3)
福建建筑(2)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1)
防护林科技(1)
体现学术之“预流”坚持独立之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重光在讲学 谢重光的客家学研究部分著作 【名家重磅】 作者简介:谢重光,1947年生,福建武平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北师大历史学博士。曾任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文化研究所所长,福建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际客家学会理事、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到梅州探秘客家文化在潮汕畅游海滨浴场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围屋 汕头风光 潮州古城墙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采集 梅州客天下石碑 第7条线路: 客潮民俗文化休闲游 由梅州、潮州、汕头组成的客潮民俗文化游产品 途经景区:雁南飞、灵光寺、客天下、五华汤湖热矿泥山庄、潮州古城墙、金狮湾度假村、绿岛山庄、汕头南澳岛 ■《
龙安:闽中古村的客家密码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长达 罗鸣灶 杨开长 王伟来 文/图 秋日午后,驱车过三元莘,沿薯沙溪进山,山路蜿蜒,从水泥路拐上一条土路,盘山而上,一排排古民居鳞次栉比错落在大山肩上。 这就是三元莘龙安李氏古民居。李氏先人为何来到这个高山村?这些古宅里藏着多少历史
试论三明客家地区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俊 生 树 钰 允 武 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原省委副书记林开钦同志的最新专著《论汉族客家民系》(以下简称《论民系》)是客家研究的一部力作。最近,我们又对这本专著进行了认真学习,觉得专著立意高远、视角独到,导语开宗明义点出了“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研读这本《论民系》,再
神秘的客家家族史吸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来梅探究 把“口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龙升在小都村作田野调查时采访李国泰先生 ■天下客家梅州时空网文/赖俊权 [传真] ■核心提示 一个弱小的异地女子,何以会远涉重洋来到客家农村,又何以会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她是怎样和当地村民交流相处的?她叫龙升,一个钟情“口述史”并把它引入客家研究
试论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相融的历史渊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江天德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响乐中的动人乐章,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与当地土著居民和谐相处,和合共生。闽南文化迁入客家人居住的区域,开启了客家人与闽南人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之先河,体现了客家人、闽南人的包容性和民族团结和睦的相融性。 本文试以清流县塘背村为
两百年围屋曲水楼惊艳亮相 ■是惠阳区文物普查新发现■该围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曲水楼一角。 曲水楼大门。 ▲曲水楼外观。 ◆曲水楼内部。 本报讯 日前,惠阳区文物普查队在开展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作业时,在淡水洋纳村发现了一座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大型清代客家建筑曲水楼(又名“八阁楼”)。 建筑形态为回字型八阁碉楼客家围屋 据了解,惠阳区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两岸客家同根同源,历史文化渊源悠久,有极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刘奕宏李锦让 作为近半台湾客家籍同胞的祖籍地,梅州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历史底蕴,而台湾客属同胞又有着很浓的客家情怀。两地同根同脉的文化情愫,是两岸同胞不可分割的心灵见证和沟通纽带之一,自1987年两岸恢复交流的20多年里,特别是近年来扮演着积极的“桥梁”作用。  悠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