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话两字组的连读变调研究
-
作者:曾恺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南官话 方言岛 赣州话 连续变调
-
描述:赣州话是处于赣南地区客家方言包围中的西南官话岛。它的连字调并不是简单的单字调相加,异字组和叠音词变调规律不一,赣州话中保留的入声在进入双音词后声调也有独特的变化。变调不仅受限于语音条件,还涉及语法层面的因素。
-
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摘要)
-
作者:刘金荣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大余县 客家方言 音系 舌尖中 韵母 古入声字 自成音节 历史趋势 普通话
-
描述: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摘要)大余是地处江西西南角的一个山城小县,历史上是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县志上记载的几次移民与“客家”形成的历史相吻合,研究客家史及客家方言的专家均把大余列为纯客家住地。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有十九个声母(含零声母),没有翘舌音声母,舌...
-
地方教化与社会控制:以宋代汀州教育机构的设置为例
-
作者:靳阳春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汀州 教育机构 客家
-
描述:。汀州在福建属于最晚开发的地区,地理环境山峻水急,国家权力无法完全控制汀州社会,因而把教化当作重要的辅助手段。汀州完备的教育机构对汀州社会风气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
-
客家方言中营前话的音素和音位
-
作者:蔡筝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素 辅音音位 元音 韵母 互补分布 客家方言 音节 和音 普通话 声母
-
描述:犹县城西面的陡水和北面的寺下画一根直线将上犹县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就是营前话的流通区,面积约占全县的五分之三,人口十二万左右。
-
从族谱看客家社会与风水话语
-
作者:小林宏至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谱 客家社会 风水
-
描述:说风水的社会背景。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比较考察福建永定湖坑李氏族谱和广东河源龙川李氏族谱,讨论在客家社会风水话语作为文化装置的功能。
-
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
-
作者:徐杰舜 梁冬平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话人 客家人 汉民族 族群
-
描述:广西的客家人与平话人是两个汉族的族群,尽管由于时空的差异造成了平话人与客家人在迁徙空间、生计方式、风俗习惯、信仰习俗、语言和族群特点等方面的差别,但是两者仍然是汉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继承和延续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是汉民族同源异流的分支。
-
客家方言古语词特点概说:以梅县话为例
-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梅县话 古语词
-
描述:以梅县话为例,客家方言古语词的特点主要有:在词形上以单音词居多;在词义上以保留古义多,发展新义少;在历史层次上以隋唐以前的古语词为多,其次是宋代的古语词,再次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古语词;在和周边方言的关系上表现为与闽语共有的古语词最多。
-
论清代汀州的儒学与客家社会变迁:以清初王廷抡的兴学为考察重点
-
作者:黄洁琼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汀州 儒学 客家社会变迁
-
描述:明清之际,汀州地区的儒学教育屡遭兵焚而受到严重破坏,以清初王廷抡为代表的地方官员采取各种举措振兴儒学,使汀州落后的文化面貌得到改变,儒家伦理道德深入人心。这个事例说明,教育发展与儒家思想传播和社会文化变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
作者:吴庆洲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中西合璧 建筑和装饰艺术 建筑文化
-
描述: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是梅州等地客家侨乡特有的文化景观,这些民居的创建者多有侨居海外的背景,接受了西方建筑文化,将西方建筑文化引入客家建筑之中。文章以六座客家民居为实例,探讨它们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和装饰艺术以及中西交融的建筑文化。
-
赣州新农村建设经验及研究的回顾:基于政治学视野的思考
-
作者:周建新 张勇华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赣州模式
-
描述:州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模式的推广,能够有效规避照抄照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