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垦区、域与粤境:第一旧家的落地生根
作者:利天龙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落地  垦区  客家族群  清代 
描述:清代历次民变中担任南台湾义军的领袖,即连1895年日军入台,其族人也以大总理与核心幕僚的身份,率领义民浴血奋战。
客家人重视文教一说探讨:以台湾地区为例
作者:吴炀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台湾地区  集体潜意识  环境因素  教育  凤山县  统治 
描述:客家人向以重视教育自豪,客家人重视教育的理由除中原衣冠贵族的集体潜意识外,应有其实际上求生存的理由。清朝统治时期客家人在举业上的表现,明显高于台湾南部时属凤山县且人数众多的闽南人。本文即在探讨清统治时期,台湾南部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主客观环境因素,初步探讨清时期客家人重视教育的可能原因。
地方志的族群记忆与书写观点:以屏东高树乡拓垦史为例
作者:曾纯纯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志  族群记忆  书写  人文地理  地方历史  主客观因素  地理环境  天然资源 
描述:等篇,倡议高雄、屏东两县客家乡镇修志,而有万峦、内埔、高树、美浓、麟洛、长治等乡志书的编辑,以作修志的蓝本。③之后,在各乡公所的主导之下,陆续刊印了乡镇地方志,大致是以当时人、当地人所修的当地历史
台湾客家人“还神”祭典仪式研究
作者:谢宜文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祭典  仪式  台湾  客家地区  代名词  岁时 
描述:一、前言“还神”,在客家地区是个代名词,通常指晚上行“拜天公”或“行礼”。“还神”祭典,是客家人岁时祭典中重要的祭典,通常是在晚上深夜子时开始进行。虽然“还神”祭典是客家人重要的生命礼俗,可是祭典时除了主事的礼生、引生,其他人对仪典的礼程看似熟悉实质却是生疏的。
台湾客家敬字文化研究
作者:吴炀和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客家  台湾省  传统思想  善良风俗  中国人  纸张  文字 
描述:知识的敬重,对于民风教化、建立善良风俗、鼓励学子努力向学。都发挥很大的功用。[第一段]
台湾客家弥浓人之敬外祖与族群性
作者:洪馨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台湾地区  族群性  行政区域  传统聚落  20世纪  冲积扇  闽方言 
描述:所在地。
两岸客家民俗旅游初探:以台湾及广东河源为例
作者:吴炀和 宋永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客家  两岸  河源  广东  台湾  文化特色  地方经济 
描述:形成一股吸引外界注意的力量,进而使更多的客家、
客家族群台湾西部山麓开发的经验:以为例
作者:陈国彦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台湾  客家族群  雍正年间  道光年间  客家先民  乾隆年间  乾隆时期  丘陵地区  东南地区 
描述:时期再北移至台北、桃园、新竹、苗粟等丘陵地区。迟至道光年间始垦新竹东南地区,算是把台湾西部开发完成。[第一段]
略论客家人的迁台及在北台湾的在地化:以台湾的蕉岭籍客家人为例
作者:罗传厚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省  客家人  人口迁移  六堆客家  北部地区  移居路线  族群关系  地区整合  科举考试 
描述: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迁居台湾的客家人是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名将刘国轩及其部属。而影响较大的是台湾南部的“客家”。所谓,并不是地方行政区划,而是同一语言、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的居住区域,起源于守卫乡土的义兵组织。
台湾屏东潮州移民的族群关系:从硬性文化与软性文化的视角来看
作者:横田浩一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关系  性文化  移民  潮州  台湾省  日常生活  经济力量  文化产业 
描述:一、前言 本文从硬性文化与软性文化的视角来对台湾屏东潮州移民的族群关系进行探讨。在这里硬性文化是指通过地域开发或文化产业等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创造的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实践有着巨大的距离。另一方面,软性文化指的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与民俗。这些区分基于德·塞尔托的定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