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333)
报纸(6263)
图书(1506)
学位论文(1241)
视频(802)
会议论文(357)
图片(45)
人物(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333)
报纸 (6263)
图书 (1506)
学位论文 (1241)
视频 (802)
会议论文 (357)
图片 (45)
人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5(815)
2014(9344)
2013(1277)
2012(1309)
2011(1285)
2010(1126)
2009(695)
2008(566)
2007(357)
2005(8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83)
梅州日报(1771)
赣南日报(350)
嘉应学院学报(14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5)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西安社会科学(2)
世纪桥·纪实版(1)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
广东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
作者:姚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春节习俗  历史变迁  地域文化 
描述: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此外,潮汕人精细好斗的性格以及重视生子等思想也在这些节俗中有所体现。雷州半岛则在本土俚人、中原汉族、闽潮移民、周边广府人以及少数民族等不同文化群体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多种风俗文化
身体的解放:太平天国蓄发、放足令探析
作者:黄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太平天国  蓄发令  放足令  身体解放 
描述:大的重要意义。文章从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分析蓄发令解放男性身体之内涵,得出太平天国颁布蓄发令的直接原因是对抗清初薙发令,而本质原因在于体现归顺与征服。第二部分,分析放足令解放女性身体之内涵,得出太平天国颁布放足令直接受到基督教义与客家“天足”习俗的影响,而本质原因在于倡导妇女参与劳动与作战的传统。第三部分,对蓄发、放足令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由于在权力体系中的男女差异,蓄发令始终推行,放足令中途废止。第四部分,分析蓄发令、放足令对中国近代剪辫、放足运动与相关立法的直接影响。最后,结语部分一方面对蓄发、放足令的历史意义做简要评价,另一方面说明国家在适用法律改造民众身体时应当保障民众的基本身体自由。
赣州西部三县生态旅游发展与对策研究
作者:吴学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资源评价  开发模式  发展对策 
描述:问题表现在:(1)旅游定位不明确;(2)大部分旅游资源目前还处于待初始开发阶段;(3)资源同质性问题严重;(4)游客多以休闲观光为主,商务、会议、宗教、疗养、购物等其他类型游客比重少,多元化旅游产品和市场
古村镇“集群”保护方法研究:以山西省沁河中游地区古村镇为例
作者:邓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村镇  集群  保护方法  沁河中游地区3 
描述:福建的客家土楼、安顺的屯堡、徽州的古村镇、晋东南沁河流域的古村镇,学术界称之为传统聚落群,本文在以空间研究为主的聚落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形成和发展的动因,将这种内在的关联存在方式称为“集群”。并在“遗产区域”“遗产廊道”“文化线路”等宏观层面的遗产保护理论下,提出古村镇保护的集群式方法,构建多层次的保护体系,完善区域遗产保护的理论。文本以沁河流域的传统村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古村镇集群的形成背景、演化历程、历史动因进行研究,挖掘古村镇集群的历史空间;同时,对古村镇集群遗存形式、环境特色、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现状条件分析沁河中游古村镇集群的可行性,探索其集群模式与途径,构建集群保护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沁河古村镇集群的多层次保护策略,完善集群保护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沁河中游古村镇的合理保护与发展。
社会各界纷纷捐助茂名小伙李可润,其家人希望通过本栏感谢热心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民生追踪】 本报讯17日,本栏报道了来梅找工作的茂名青年李可润由于不小心摔倒,造成颈椎粉碎性骨折,当他好不容易脱离了生命危险,却又面临无钱治疗、濒临瘫痪的困境一事。报道见报后,小伙子的遭遇牵动着不少热心人士的心,他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李可润延续“奇迹”。截至昨日,社会各界已为李可润捐款7000多元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2年(第九届)学术年会“客家文化与闽台文化关系”论坛论文集
作者: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2年(第九届)学术年会“客家文化与闽台文化关系”论坛论文集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
作者:熊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  传统乡土建筑文化  百越土著  汉族移民  干栏楼居  天井地居 
描述:变的一般过程,并为广西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依据和广阔的意蕴。论文试图运用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规律,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并对广西这一建筑文化过渡区域的建筑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并重,并在其基础上,从多学科角度综合剖析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文中先对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予以概述和探讨,重点放在广西的百越土著文化和汉族移民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影响方面。然后从民族、民系的角度构建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框架,将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分为“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和“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再依据建筑特点的差异,细分为侗族建筑文化亚区、壮族建筑文化亚区、苗瑶建筑文化亚区、广府建筑文化亚区、客家建筑文化亚区及湘赣建筑文化亚区六个部分。在建筑文化区划框架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两个大区(百越干栏区和汉族地居区)乡土聚落总体布局、空间特色、聚落公共建筑等方面的研究,然后结合平面形制、建筑构架、造型装饰等建筑型制的基本要素,六个亚区的壮、侗、苗、瑶、广府、客家、湘赣等各民族、民系建筑文化特点的细致研究也得以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动态的观点,关注“广府建筑干栏化”、“干栏建筑地面化”等建筑文化的演变现象,并试图探寻隐藏在这些演变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文中亦探讨了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方法,蕴涵于传统乡土建筑中的匠作技术、生态思想以及相关的生活内涵等非物质文化亦应是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点。文章的最后部分概括描述了当前广西地域建筑的创作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状况,并提出新时期广西地域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应该充分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在深化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地域建筑技术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教育传承研究
作者:金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色歌谣  中央苏区  教育传承 
描述:欣欣向荣的景象。本论文将从四个部分来逐一论述;第一部分说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形成与发展。从大量的客家文学作品中我们得知客家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他们为赢得自由幸福的生活而默默地耕耘,收获。由于革命战事的需要,本着以“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为方向,以“使广大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为核心任务,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实施途径的一系列革命群众路线,使得中央苏区呈现出热烈的战斗气氛。而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在壮大革命声势、提升革命热情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部分用举例的形式阐释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内涵与功能,笔者将苏区红色歌谣分门别类进行阐释,通过这种歌谣的形式充分再现了中央苏区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当代教育价值,红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德育功能等。在传统文化大力推广的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国,给民间音乐以音乐伦理学的关怀,实现其应然状态,那么民间音乐文化势必获得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第四部分指出红色歌谣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传承与发展上需要多方力量的努力和帮助,力争实现其内在价值。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与先进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时期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永远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方面加以论述,同时将红色歌谣作为校本如何开发,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上给以说明。结语部分:系统梳理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教育意义,苏区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理论上是相互一致的。笔者在行文中试图从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角度对论文进行论述,在“尊重传统,坚守家园”的宗旨基础上对中央苏区红色歌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以系统分析,同时对于红色歌谣给予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方面,以及红色歌谣与苏区精神方面的结合都作为重点论述,其目的就是将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加以传承发展。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红色歌谣进入大学校园,一改往日紧张的气氛,活泼生动的校园生活伴随着激昂的歌曲尽情挥洒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中国传统古筝南北流派及蒙古筝的比较研究
作者:敖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古筝  三大流派  地理文化环境  艺术特征 
描述:。古老的筝乐它不光记载着我们的过去,还传递给了我们:借鉴昨天传承明天的使命;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细细体味这古老音乐的博大和精髓。古筝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无论是向南向北发展,都与当地的戏曲、说唱音乐和民间音乐息息相关,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筝流派。一副茫茫九派流中国的画卷历史性的展现开来,这些流派又分为南方筝派、北方筝派。南方筝派有: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北方筝派有:山东筝、河南筝、陕西筝和一枝独秀的蒙古筝(雅托噶)。蒙古筝既不属南派也不属北派,它就像一匹飞驰的骏马在内蒙古这片浩瀚、肥沃的土地上,用它那独特的民族风格表达着勤劳、勇敢、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文着重从传统古筝三大流派的形成概况、源远流长的艺术和三派与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及民间音乐艺术进行了探究,对三派的古筝艺术特征作了分析比较,对当代古筝艺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阐述。
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
作者:邓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南  家谱  汉文化  南迁 
描述:,海南家谱概况。海南僻处中国南端,琼州海峡的阻隔使得通往海南的道路成为一条畏途,大陆向海南的移民经历了重重困难。海南家谱的编修是随着汉人的迁琼而逐渐兴起并兴盛普及的,目前所见的最早的修谱文献始于唐代后期,宋代是家谱由官修向私修转型的时期,但海南此时民间修谱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海南家谱的编修,从其发展阶段来看,没有经历家谱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从中途岔入,进而与大陆合流。家谱的功能,也并未经历萌芽阶段的优生功能、兴盛阶段的政治功能,而主要体现为普及阶段的伦理功能。这是由其孤悬海外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也是海南家谱在编修与功能上有别于大陆家谱之处。海南家谱的种类与格式、修纂与管理则更多地表现出与大陆家谱的共性。海南家谱的收藏方面,仍然处于以学者的私人收藏为主,公藏为辅的境况,不利于海南家谱的全面深入的研究。二,海南家谱的文化内涵。海南家谱的修撰虽较中国大陆地区要晚,但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渐趋完善。本章主要探讨了海南家谱中的家规族训与修谱凡例、谱序赞词、追根溯源及少数民族修谱四个方面的内容,指出:家规族训与修谱凡例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民间家族修纂家谱的核心精神是敬宗收族与慎终追远,其基本原则主要通过家规族训和修谱凡例体现出来;谱序在家谱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南各家族的家谱正是通过将族内外名人所写的序言赞词书之于众,从而达到联子姓兄弟,增重家谱的份量,提升本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的双重目的;为了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提高家族的荣誉,海南民间各家族的家谱都十分重视对迁琼始祖的记述。海南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黎、苗、回三个民族,根据现有的资料,修有纸质家谱的仅有回族,其中三亚回族家谱失而复得,儋州回族家谱则完全汉化。而黎族主要是以一种传唱的方式述说祖先的迁徒和定居生活,即所谓的口述家谱,目前还在进一步收集整理之中。三,汉族迁琼与汉文化南迁。从秦朝开始,因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汉人开始向海南迁移,从唐后期开始,世家大族因贬谪、任官、经商等原因迁琼者甚众。随着汉族的迁琼,自汉至唐,中原的政治体制在海南得以艰难确立;自宋至清,科举制度在海南逐渐推广;各家族将大陆各迁出地的文化迁入海南,并在本土形成新的家族。最终,海南从疠瘴之区渐变为中原清淑之地。四,海南家谱与汉移民文化分布。笔者从家谱切入,按照移民迁出地、语言、风俗习惯等的区别,将海南汉移民文化划分为沿海移民文化区、中原汉裔移民文化区、客家移民文化区。沿海移民文化区主要是指讲海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的人群聚集区域,这是海南最大的一个文化分布区。中原汉裔向海南的移民比闽人的移民要早得多,从先秦时期就已开始了,直至当代仍在继续,中原汉裔移民文化区在历史过程中与沿海移民文化区发生了频繁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甚至在语言方面已经与之融合。客家移民文化区是海南历史时期移民最晚的一个区域,前期更多地表现出个性,近期则表现出一种文化交融,但仍有着鲜明的特色。通过研究发现,海南家谱表现出四个重要的特征:重视迁琼始祖;谱风朴实;记载海外移民;多民族家谱并存。尤其是谱风朴实,基本上反映了海南文化质朴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谱序实在,不造假;其次是不妄祖,不诬祖。而从修谱实践来说,各姓氏在修谱时多注重鳌清本源,很好地践行了不诬祖、不妄祖的理论。汉文化南迁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连续性。汉文化是随着汉人向海南的迁移而逐渐迁移至海南的,汉文化成为海南文化的主体是在宋代;二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地域性。迁自不同地域的汉文化保留了迁出地的特性,尤以闽籍后裔移民文化区、客家移民文化区最为突出;三是汉文化的南迁具有多元融合性。闽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等汉文化最终在海南碰撞、交融,并形成了极具包容性的海南文化。从海南家谱与汉文化南迁研究中笔者得到四个启发:一是要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海南家谱;二是家谱是加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纽带;三是海南省应利用家谱,打好侨牌,更好地为海南的经济建设服务;四是要继续加强海南家谱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