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333)
报纸(6263)
图书(1506)
学位论文(1241)
视频(802)
会议论文(357)
图片(45)
人物(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333)
报纸 (6263)
图书 (1506)
学位论文 (1241)
视频 (802)
会议论文 (357)
图片 (45)
人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5(815)
2014(9344)
2013(1277)
2012(1309)
2011(1285)
2010(1126)
2008(566)
2007(357)
2005(8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83)
梅州日报(1771)
赣南日报(350)
嘉应学院学报(14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5)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西安社会科学(2)
世纪桥·纪实版(1)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
义民爷的神格多样性:以苗栗市义民庙为例
作者:刘忆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爷  义民爷信仰  苗栗  神格 
描述:栗市義民廟所供奉的義塚,同為林爽文事件所犧牲的義民們,也是同一批受到乾隆皇帝冊封「褒忠」的義士,相較於枋寮義民廟,卻少有人研究。且透過對新竹人士的實際訪談中發現,新竹地區的民眾大多認為義民爺與一般正神無異,但相較於苗栗地區的民眾卻認為義民爺是鬼,即使是神,也是神格不高的陰神。同樣為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卻有著地域性的差別,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苗栗地區的民眾進行研究,了解民眾心中對義民爺神格的看法究竟為何。根據渡邊欣雄的「神、鬼、祖先」動態變化邏輯看義民爺神格發現,義民爺是橫死的,根據它死時的狀態,義民爺與萬善爺、有應公是屬同性質,但因為義民爺生前具有美德,死後才能被編排到神靈世界的秩序當中,又因為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因此它的神格便確立了。反觀萬善爺及有應公,它們是橫死,但因為它們生前未具有美德,因此死後無法編排至神靈世界中,就算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它們與義民爺也是有所區隔。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首先在問卷方面,透過集群分析將受訪者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及看法加以分群,並根據交叉分析結果,例如「通常去義民廟使用什麼紙錢?」、「義民爺和哪一種神明接近?」等題項,觀察各集群的特性,再加以命名,可將之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客家烈士群的民眾較傾向於中間立場,對義民爺的神格較不認為是神或鬼,反而是類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烈士們。而正神群的民眾較認為義民爺是與一般正神接近。鬼魂群的民眾則較認為義民爺是類似好兄弟一類的孤魂野鬼。其次,也從實際田野觀察與義民廟有關人士的訪談中發現,民眾一般的祭祀行為以及與義民廟互動的頻率等,例如在焚燒紙錢的行為上,有民眾焚燒好兄弟使用的銀紙給義民爺,有民眾則焚燒神明使用的金紙給義民爺。亦或是在祭拜時間點上,民眾大多早上前往義民廟祭拜,下午則較少人會前去祭拜,原因是民眾有上午拜神,下午拜好兄弟的區分。進一步也觀察義民爺往來的對象發現,鄰近的廟宇會在農曆七月舉辦普渡法會,並到義民廟迎義民爺的牌位前去,原先認為鄰近廟宇是否有將義民爺視為類似城隍爺的角色看待,但民眾對此的看法卻都認為,義民爺純粹以客人的身份被邀請,並非以陰神坐鎮的身份。透過這些題項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產生多樣性。進一步將問卷調查分群結果與民眾實際認知行為做對照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態度大致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而民眾實際的祭祀行為及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中,也大致分為幾類:陰神、客家人祖先、好兄弟、烈士。結果呈現一致,由此可知,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的確呈現這幾類。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看法實為複雜,有些民眾在開始表明義民爺是好兄弟,卻在這些民眾平日的祭祀行為中發現,他們焚燒金紙給義民爺,代表其實他們是將義民爺視為正神一般的祭拜。由此發現,民眾的行為層面與認知層面有落差,因此,義民爺的神格在民眾心中,呈現的是不穩定性的流動,永遠沒有一定的定位,若要對義民爺的神格有深入的了解,必須是長期的觀察。
多媒体教材之声音元素对学习成效影响
作者:辜郁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媒体教材  声音 
描述:將母語應用於多媒體課程設計,與學生在該單元之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的相關性。依據實驗研究統計分析的結果發現如下:1.聽覺媒體物件比例不同的多媒體組合方式在學習成效上有顯著差異。2.客家語解說教材和國語解說
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语言解读与价值探析
作者:黄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培田  建筑装饰  艺术语言  审美价值 
描述:构成形式等美学元素出发,探索其艺术语言特征,集中评述其高超的造型能力、娴熟的表现手法和巧妙的空间布局,以及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展开对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审美价值的探析,从艺术性与形式美、文人化风范、人本意识以及开放的艺术观等方面,分析了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所富有的独特审美价值。而后总结出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具有简洁、凝炼、精致、清雅的文人化美感特征。 本文对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有别于现有资料中对其的研究方式,侧重从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语言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潜在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其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统一、形象创造与审美原理相契合,具有先进的文人化艺术理念的见解。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客家血缘村落。该村有居民三百多户,人口1400多人,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保留有30余栋具有明清特色的居住建筑和在同一时期建造的非居住建筑,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其主要建筑包括21座宗祠、6个书院、2座跨街牌坊以及武馆、拯婴社、容膝居、文武庙、锄经别墅等其他建筑。至今,培田村的格局、路网、水系均保存完好。 本世纪初,培田开始进入一些中外学者的视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人文地位,引起了建筑学家和客家文化研究者的关注,该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独具一格的文人化“清雅”风范,是其他传统村落无法比拟的。建筑装饰中展现的高超的造型能力、巧妙的空间布局、娴熟的表现手法和分明的层次关系,以及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 第一部分,通过对培田古民居建筑特殊的民族历史、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中原文化、儒学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培田古民居建筑在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培田地处深山,丘陵山地间既有适合农耕的土地,又因山区重峦叠嶂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使得外力难以入侵,从而少受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不利影响,形成较稳定的生活环境。在培田古民居建筑中所反映的内容是培田当地先民的生活写照和客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结果,使培田古民居建筑在表现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上都带有客土文化渗透的痕迹。 第二部分,论述了培田古民居建筑在装饰艺术手法的运用、装饰材料的界定、装饰形态的构造以及装饰部位的选择等方面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对培田村建筑装饰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培田建筑装饰题材选择的特点,通过刻画植物、器物、动物、人文、装饰纹样等装饰内容,以吉庆、祥瑞、故事、花草、风俗等为题材,表达培田客家人对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在独立、系统的地方文化笼罩下所形成的完整、多样化的建筑装饰类型,将雕刻(包括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卵石工艺、书法、彩画等装饰手法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类型的建筑装饰中,体现出工艺精湛、刻画精美的特点,并在这些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多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加以表现,使其民居建筑具有更加丰富的装饰意味和人文气息,也为中原文化在客家聚居地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第三部分,探讨了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中具体的艺术语言特征,包括造型语言、表现手法、构成形式三个方面的解析和论述。认为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造型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概括而不直板,极富装饰性,综合了细节刻画的传神性与形式上的简练性,赋予装饰作品静穆与活泼相协调的美感,从而使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独具亲和力。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以象征性、程式化与装饰化的形象元素组合表达民族化的吉祥寓意和审美愿望,在具体的人物、动物、植物或者器物造型中,注意线条的洗练传达、块面的节奏变化与形体的概括表现。在图案的构成处理上,注重形态的疏密对比、繁简穿插、平衡关系以及视觉的集中化表现,极富韵律美感。这些艺术形象是出自理性梳理的结果,其艺术语言模式与特点,说明了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语言融合了多种装饰美艺术表现的技巧。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以其特有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构成形式所绽发出的美感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审美层面上赋予了建筑艺术以细节化和可读性,营造出一个实用与审美、艺术与生态完美结合的居住环境,昭示着培田先民先进的审美观和卓越的智慧。 第四部分,从艺术性与形式美、人本意识以及先进的文化观和艺术观等方面,分析了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所富有的独特审美价值。由于这里的先民在民族文化的长期构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体系化的、完全合乎审美法则的先进艺术观,从而造就了培田村民间建筑装饰的潜在艺术价值。在建筑装饰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将形体造型的概括与传神、对比与统一、疏密与虚实变化等审美法则进行综合运用,创造出种种兼众家之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造型。在装饰风格上,通过比较培田古民居与徽州建筑的异同之处,指出二者在建筑装饰的总体风格上都具有南方的“精细”特点,但因为地域文化与经济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徽州建筑的装饰艺术更趋向于繁复与华丽,而培田建筑装饰艺术则更显简洁、清雅,呈现出恬淡、雅致、简朴的装饰风格,传达出繁而不琐、凝练集中的文人化风范。在表现手法上,选择物化形象的点缀装饰来体现精神诉求,注重体现繁简对比的形式美,和“多式统一”的“秩序”化艺术观念。作为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建筑装饰艺术,目的是在于给人们以美的感受和精神的寄托,培田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也不外是培田先民精神追求的一种形式,体现出培田人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追求与实现,使生活向着真、善、美的方向靠拢。同时,培田先民在建筑形式和建筑装饰上,还注重对外界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体现出开放、包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培田古民居成为独具特色的客家建筑。
文学之笔,历史之殇——试析蓝博洲文学创作
作者:刘津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蓝博洲  小说  报导文学 
描述:以侯孝贤电影《好男好女》的编剧脚本,来分析该部电影的改编蓝本——蓝博洲《幌马车之歌》的文本特点,并简要概述蓝博洲主创的40集纪录片《台湾思想起》的相关内容和文化影响。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论题选择过程,通过梳理蓝博洲各个阶段的创作来探究其不同文类的创作成果及特色。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学者对蓝博洲创作的相关文献讨论。 第二章历时性地考察蓝博洲的创作轨迹,以蓝博洲的成长经验及思想认同为观照点。第一节主要分析《旅行者》中几个短篇小说的特色和内涵。第二节剖析蓝博洲的小说《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诞生》中作者对认同以及存在意义方面的一贯思索。第三节探讨蓝博洲的报导文学创作在台湾报导文学界的位置和意义。第四节主要以《藤缠树》为分析对象,讨论作者在作品中口述历史与小说的成功结合,揭示“缠”的多重意义。 第三章主要考察蓝博洲报导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历史叙事的相关议题,第一节讨论蓝博洲对台湾客家族群、客家社会的书写。第二节从重建历史现场的角度探求蓝博洲关于二二八及白色恐怖历史叙事的意义。第三节考察蓝博洲报导文学中两个基本特色,一是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创作,二是文本中的庶民视角。第四章分析蓝博洲作品在影视媒体上的体现,一是比较侯孝贤的《好男好女》与《幌马车之歌》,分析出两者存在的一些一致性,二是讨论蓝博洲制作的记录片《台湾思想起》中的制作策略和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有+VP”格式研究
作者:任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VP”  句法  语义  虚化  认知 
描述:性,从而论证了“有+VP”是述宾短语,其中“有”是实义动词,表示“存在”的语义。同时我们分析了相关格式“有+所+VP”。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九十年代后新兴的一种“有+VP”格式,主要从语义、句法角度对“有”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这里的“有”不再是实意动词,而更趋向于副词。我们分别讨论了这一语言现象出现的语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文也尝试从语言发展和语言规范两个角度探讨这一格式在普通话中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从历时角度,分析“有+VP”格式的语法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上古汉语中看到,不同结构关系的“有+VP”句式,“有”的表体功能从一开始就只有零星的分布,但是这种用法毕竟存在。这也是现代汉语中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瓯方言等南方方言中存在的“有+VP”句式的起源 第五章结语,归...
文化表述与地域社会:宋元以来闽粤赣毗邻区的族群研究
作者:温春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表述  地域社会  畲民  客家 
描述:当的解释力,但由于这一论断是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即当前为同一民族的人有着一以贯之的民族身份与人群范围,不同族群被认为有着相对清晰的界线与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其存在的一个危险是,其所带有的本质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对诸多问题的探讨。由汉化观主导的民族史观往往容易导致对问题的简单理解,过于强调汉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其实所谓的汉文化本身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由此忽视其它族群的自主性及族群边界的复杂性。 本文以宋元以来闽粤赣毗邻区的族群为对象,以文化表述为切入点,在对历史上闽粤赣毗邻区的生态、地理及早期居民勾勒之后,考察宋元到民国文人们对闽粤赣的记载,发现宋元到明朝中期,文人们对闽粤赣毗邻区的记载主要以区域性的动乱为主,而发展到明代中后期,表述出现转变,开始较多地关注这一地区的族群性差异,而引起这种表述转变的,是与明代闽粤赣毗邻区的大规模动乱及明中后期以来的社会重组有关,这种由方志主导的言说其实首源于各姓族谱,而族谱编撰的背后则是一整套文化的逻辑及汉人意识在起作用,如明代漳州人在对陈元光建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宣称自己中原后裔的身份,一方面则渐渐明确陈元光所征之蛮的族群指向——畲民,它与方志上对族群性差异的强调在历史进程上也相吻合。而此外,零星的史料也显示了清代部分畲民关于自我的认定与创造,他们通过对盘瓠形象的改造及对自身独特性的强调,加强其作为一个族群的认同与意识。而稍后居于闽粤赣毗邻区的客家人意识亦相继兴起,此后,除却极少量的畲民外,闽粤赣毗邻区基本被认为是中原南来的客家人的居所,正因为这种族群意识的伸张,加之民国时期的国族肇建的影响,导致了屡次的说客风潮。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国东南汉人社会的形成,尤其是闽粤赣毗邻区的客家人普遍的中原南来说盛行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明代闽粤赣毗邻区大规模动乱平息之后,闽粤赣毗邻区处于社会重组的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其人群亦经历了一次族群身份确认的过程,而这影响了明中后期以后长期的族群撰述,反映在闽粤赣毗邻区的地方文献中,则是对畲民典范书写的确立,它反过来又约束了人们对族群的选择与改造。故而,闽粤赣毗邻区甚至东南汉人社会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汉化可以解释,而是与历史书写直接相关,是与汉人知识分子华夷之辨的标准变化有关,如将承赋如平民的畲民视作与平民无别,而事实上其风俗可能并未即刻改变,因而,这种所谓的“汉化”既是历史的进程,同时也是由书写所造成。
深圳观澜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作者:蒋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澜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产业化开发 
描述:产业已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加强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地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的口号以来,无论在政策,还是资金方面,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东部发展的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势必会对整个地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景十分可观。随着深圳市把文化产业作为第四大支柱产业,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和战略机遇开始显现。深圳宝安区观澜街道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历史遗留下的堪称“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的观澜老街,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朝古雕楼群,反映客家民居村落的贵湖塘老围等历史文化资源,也有观澜湖高尔...
「飘零‧生根‧繁衍」陈芬玲油彩创作及作品解析
作者:陈芬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眷村  透视  灰色调  油彩 
描述:持續進展中的繁衍現象,並將此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題依據。藉由文獻資料、田野調查的研究,藝術作品與影片的參照,運用炭精筆、油性粉彩與油畫進行創作研究。二、創作理念出於社會和諧的期待,並以主觀的具象為基礎進行創作。三、學理基礎畫面空間表現以透視學(高空透視、空氣透視、平行透視)、蒙太奇為構圖依據,色彩表現以色彩學理論為依據。四、作品內容形式以文化的角度出發,表現人文景觀,敘述如下:「飄零」-----〈遷徙悲歌〉為對開橫式 〈望天〉與〈思親〉為對開直式。「生根」-----〈眷村院落〉80P直式 〈遠眺將軍村〉、〈眷村巷弄〉、〈眷村的夜晚〉為100F直式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遺址鳥瞰〉為對開直式 〈眷村小吃街〉為對開橫式「繁衍」----〈繁衍〉為對開橫式五、未來創作展望未來仍要朝人文景觀方向去探尋,可能將朝向自身的客家文化去追索,或是往肖像藝術領域繼續鑽研。而在創作媒材方面,目前仍以單獨運用的方式創作,未來希望能進行混合媒材技法的嘗試。
内埔天后宫观音厅念佛仪式及念佛会之研究
作者:赖怡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念佛仪式  宗教功能  内埔天后宫观音厅  念佛会 
描述:包括「中老年及中低社經地位女性為主要參與者」、「以語念誦儀式為唯一共同活動之非正式團體」、「佛教與道教儀式並存」,以及「彈性化的修行方式」。最後,念佛儀式與念佛會所展現的宗教功能包括「摒除雜念及增強
幕阜山方言语音研究
作者:陈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湘鄂赣  幕阜山  带音声母  边/鼻韵尾  送气分调 
描述:。(3)定来二母多洪音不混而细音混同念[d‘],但有些方言洪音也混同念边音[1],如都昌县和湖口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如残存“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章组归端”、“照二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