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14)
期刊(823)
图书(288)
学位论文(165)
视频(63)
会议论文(3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14)
期刊 (823)
图书 (288)
学位论文 (165)
视频 (63)
会议论文 (3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28)
2012(252)
2009(102)
2007(48)
2004(14)
2002(3)
2000(4)
1999(5)
1996(3)
1993(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97)
中国语文(4)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汉学研究(2)
福建社科情报(2)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汉语学习(1)
艺苑(1)
猫头鹰(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
台湾语言的历史及其目前的状态与地位
作者:曹逢甫  期号:第2期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语  台湾闽南语  客家语  台湾南岛语  语言生态 
描述:年之前);(二)日治时代(1895-1945);(三)国民政府时期(1945-)。接着在第二节里本文从四个面向:(一)语言的地理分布;(二)各族群的语言能力;(三)各个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形;(四)各个族群对自己语言及其他族群语言的态度,来深入探讨目前四大族群语言的生态。 最後本文以三个重要的结论对语言政策制订者及执行者提出建言。
番租、田底与管事-康熙下淡水社文书所见的台湾乡村社会
作者:李文良  期号:第4期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熟番  田底  契约文书  清代台湾史  客家  管事 
描述:源。柯志明批評邵式伯的見解而主張:清朝官員介入頓物莊的租佃關係,排除漢墾戶何周王的權利,要求漢佃依據田土面積繳納高額大租給番社,主要是因為地方官有徵足稅額的壓力,必須確保當時作為稅收主體的熟番部落有充分的租穀得以繳稅。 本文則認為:下淡水社文書傳達的社會訊息,其實很接近康熙五十年代縣級方志所要表達的社會圖像。當時的社會裡,佃農因在鄉村地區投入工本改良土地,逐漸強化土地和地域社會的控制,他們甚至擁有業主無法干涉、可以獨立買賣和繼承的田底權。業主的權勢則相對退化,成為僅擁有固定租額的收租權。儘管官府和法律批評這樣的趨勢和現象,但田底卻逐漸成為民間社會的慣習。我們也可以瞭解,即使佃農們一開始沒有從官府手中獲得墾照,業主也無法隨意撤換他們。他們可以長期控制土地、定居,並投入土地的改良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