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现代化与客家婚礼的变迁——粤东石圳村的人类学田野考察
作者:牛莎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婚礼习俗  变迁  现代化 
描述:婚礼习俗与古中原传统“六礼”的渊源及其与当地土著文化的相互交融;最后将其放在现代化进程的视野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变迁的动力、过程、趋势及成人重构四方面对客家婚礼习俗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婚礼习俗作为民间文化如何实现自我的历史延续,及其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信息传播:文化变迁的动力——对赣南两个围屋的民族志调查
作者:曾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信息传播  文化变迁  客家文化  赣南围屋  民族志 
描述:信息传播冲击下维护与发展这一独特族群文化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十分重大。 本论文通过对赣南两个客家围屋所在村落个案的研究,试图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信息传播现状与文化变迁现象进行民族志
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
作者:夏水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  石窟河  客家  移民  台湾  原乡 
描述:区,属于纯正的客家地区,处于广东省的东北部地区,故常常被称为“粤东”。从明末清初开始,这一区域的开始有人移民台湾,到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高峰。清代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移民台湾,除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外,与当地的社会整合程度也有很大关系。由于明末清初时期,处于汉化阶段的土著居民的各种“寇乱”、清初时期海上势力的不断深入等,均造成了这一区域人口流动经常化。其中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流向台湾,而清代台湾社会也存在着各种吸引内陆粤东人前往开发与谋生的条件与机缘。 早期前往台湾垦殖谋生的粤东客家人常常在两地来往。到迁去台湾的粤东客家人在台湾稳定下来以后,开始产生了原乡与移居地的区别与概念,粤东地区也随之成了重要的台籍客家人的祖籍地。原乡与台湾的来往就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直到1949年,这种来往中断三十余年后,联系又重新开始。虽然有所谓历史一脉相承,但意义与形式均有所不同,他们所联系的纽带、仰赖的基础也都不一样。
当代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关系之重建:以侨乡福建永定下洋镇为例
作者:罗志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  下洋人  祖籍 
描述:了下洋的社会经济形态,也使永定的“下洋人”与东南亚“下洋人”之间有了一条天然血脉联系的跨境网络。而二战以来的世界冷战格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演变以及建国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都影响和制约了包括
广东饮食文化特质及其区域分异研究
作者:蔡晓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饮食文化  区域分异  文化行为  文化地理学  文化特质 
描述: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寻找饮食文化所反映的人地关系规律,探讨广东饮食文化内部区域分异的规律。所得结论如下: 1.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
客家:程贤章的文学世界
作者:缪俊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写客家,一百年内没人能写得过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广东作家程贤章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身上流的是客家人的血,我的性格是客家的典型,我的作品里写的是客家人的生活,说句自大的话,写客家,一百年内没人能写得过我。”此言一出,引起不同反响。$$我同程贤章交往二十多年。在我的印象中
海岛型文化生成、扩散及其区域效应研究
作者:彭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岛型文化  文化生成  文化扩散  涠洲岛 
描述: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对案例地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为: 1.本文分析了涠洲岛文化生成、发展的地理基础,指出地理环境是影响涠洲岛文化
八成“新客家”起步城中村
作者:樊克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T从 今年7月1日起,广州市开 始对农转居人员实施基本养 老保险;此前还完成了城中 村的村民变居民、村委会变居委会 的工作;以及将集体经济转为股份 公司;把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有 的城中村
领略客家风情重拾红色记忆
作者:甘霖李克军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想不到深圳还有这么漂亮的山水,想不到客家围屋保存得这么完好,想不到东纵纪念馆里还保存了这么多革命文物”,来自深圳某中学的许大爷带着小孙女参加了“万家游龙岗”乡村民俗线,昨天下午6时许,在从龙岗返回市区的旅游大巴上,许大爷一边在旅行社的调查表填上“满意”的字样,一边连着对记者说了三个“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