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江区着力打造客家特色农产品品牌 “绿兰春”梅菜干获评广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近日,由梅州惠玲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兰春”梅菜干被广东省农业厅授予“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称号,成为继“侨微”灵芝孢子粉和“佳仙”柚皮蜜饯后,梅江区又一“广东省名牌产品”。
据了解,为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集聚区,服务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梅江区立足城郊实际,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家更新思想
-
赣南酒中奇葩 客家浓情献上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清亮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江西白酒中的奇葩!”这是江西食品工业协会余秘书长对章贡王洞藏原浆的评价。
具有28年江西白酒行业经验的余秘书长,对江西白酒生产业的发展了如指掌。他说,章贡酒业是江西重点白酒生产企业之一,在江西白酒行业中的地位响当当。“在我省,用‘洞藏’酿酒的企业目前还不多,响当当
-
客家古邑河源激情传递亚运火炬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体坛名将叶乔波在河源市参加火炬传递。南方日报记者刘力勤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甘超强特约通讯员/黄少立)25日9时,第16届亚运会火炬河源站传递活动在河源文化广场拉开序幕。文体表演、起跑仪式结束后,9时15分,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从亚运会组委会领导手中接过火炬展示后,将火炬交给河源站第一棒火炬手,并宣
-
客家方言,古代汉族的符号印记-从客家方言看客家族群的古老特性
-
作者:冯秀珍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家方言,古代汉族的符号印记-从客家方言看客家族群的古老特性
-
客家生态特色旅游基地闽粤赣边区自驾游营地 走绿色发展道路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素有“岭南九寨”美称的长潭旅游区
近年来,蕉岭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施“经济宽裕县、环境友好县、文化先进县、社会和谐县”发展战略,确立了近、中、远期旅游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成为粤东的特色“山水生态园”、“文化休闲园”,
-
明清时期饶平客家人迁台及两地互动研究
-
作者:陈汉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饶平 客家 迁台 两岸互动
-
描述:湾史的研究,对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移民台湾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清代众多饶平人在台从事商贸活动。以“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谋生不易”“人地矛盾”等表述作为解释迁台的原因过于笼统。清代饶平山区部分地带确实面临着生计困难的问题,这是饶平人迁台的客观因素之一。但是,人地关系并非是将一地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直接对应,而应考虑土地的所有权。移民网络的存在也是迁台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从影响饶平人迁台的因素来看,将推拉理论放置于不同的个案或是同一个案不同个体、不同的时空中时,显然不太适用。迁台的原因通常并不能用单个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时性的变化,同时处于一个“非线性关联的系统”之中。清代饶平与台湾的往来紧密而频繁,即使是在“日据”时代,虽然遇到不少阻碍,但饶、台两地宗亲乡人及经济文化的联系却从未中断。“持续迁台”是清代早期饶、台两地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宗亲乡亲为基础的地缘组织是饶、台两地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这样的纽带作用表现为既延续了原乡的地方文化传统,同时两岸互动又与台湾的宗族乡亲的保持着密切的互动联系。饶平与台湾在血缘、文化等方面一脉相承。两岸同胞乃同根同源。
-
林碧红到蕉岭检查山歌文化节参演节目提出增强紧迫感 精心打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性方面下苦功夫,提升质量,打造出特色鲜明、诗意唯美的客家文艺精品,充分展示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客
-
客家五彩算盘子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原料:芋泥100克、太白粉50克、菠菜汁20毫升、紫薯泥100克、太白粉50克、水30克、肉碎、香菇碎、胡萝卜碎、洋葱碎、香菜碎、蒜碎、盐、老抽、油。
做法:
1.香芋、紫薯去皮切片,入锅
-
客家桐花祭 浪漫进行时
-
作者:王连伟 杜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桐花祭 浪漫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