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客家山歌传唱党务公开龙门把党员群众最关心事项作为党务公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以前是公开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现在是我们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干部提拔、党费收缴、财务支出、种粮直补等镇村大小事务,我们一看就知道。”在龙门县永汉镇油田村党务公开栏前,几名村民边看边议论该镇党务公开的内容。
龙门县结合本地实际,把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民主进程、推动地区发
-
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进行了“探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山歌幼苗班的老师向学生授课。
●实习记者李少凤
去年报名人数200多、今年飙升到800人,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更多家长和山歌幼苗爱好者的眼球。第二期幼苗培训班最终录取了100名学员,于8月2日开班。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培训工作进展如何?日前,记者到市文化馆进行了“
-
百年客家围屋可望变身旅游景区 ●惠阳拟每年投千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会龙楼内用于榨油的农具。
深圳特区报惠州3月16日电(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胡世文 文/图)叶挺将军的故乡——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方圆十里内聚集了20多栋客家围屋,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惠阳区文化局局长叶茂庭今天在惠阳区旅游推介会上称,该区从今年始将每年投1000万元专门用于保护客家围屋,初
-
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梅州开幕 汪洋许嘉璐黄华华出席;74个投资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梅州讯 记者黄蔚山报道:为期三天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6月23日在被誉为“世界客都”的广东省梅州市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共1500人(其中台湾嘉宾900人)聚首梅州,畅谈“弘扬客家文化,共建幸福家园”这一主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全国人大常委
-
惠阳每年投千万保护客家围屋聚集碧滟楼会龙楼叶亚来故居的周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黄尉宏 特约通讯员胡世文)惠阳从今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修缮和保护客家围屋,并对修缮后的重点围屋发展旅游业,聚集了围屋群的秋长周田村可望成为一个休闲旅游景区,融入叶挺纪念园。这是记者在惠阳区日前举行的旅游宣传推介会、旅游协会成立庆典暨星级酒店授牌仪式上获悉的。
-
祠堂升一盏灯笼 家中添一员新丁 龙门客家村落昨举行上灯仪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祠堂内挂上了新灯笼寓意“添新丁”。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
村民在祠堂前敲锣打鼓庆祝。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
■东江时报记者刘倩 严艺超
上灯又叫“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新添男孩,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昨日,是农历正月十三,龙门县部分乡村按照习俗举行了上灯
-
“疯子”般痴迷客家曲艺的奇才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伟东(右)在辅导徒弟排练相声《老有所乐》。
姜昆题词勉励李伟东。
●本报记者何碧帆实习生梁珍女
他被徒弟们戏称为“非人”,不仅因为他非一般的才学,非一般的毅力,更因为他十年如一日对曲艺艺术非一般的痴迷与追求。这种追求,没有任何功利与世俗的因素,有的只是自己的爱好和对实现自我
-
技术支持的农村客家方言儿童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研究
-
作者:王相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技术 方言儿童 汉语语音意识 设计 资源
-
描述:理论,我们将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的多媒体资源整合到拼音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最后选取刚入学一年级且之前从未接触过拼音学习的儿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为被试,通过准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有针对性
-
湖南桂阳流峰土话语音研究
-
作者:欧阳国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湘南土话 流峰土话 音系 音韵特点 语音比较
-
描述:象为流峰土话,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共时描写与历史比较法。第二章为流峰土话音系。本章注重从客观描述的角度描写流峰土话的声韵调系统、声韵配合规律,并近乎穷尽地描写了当地土话同音字汇。在注重描述的同时,还注重从历时的角度归纳流峰土话语音的特点。第三章为流峰土话与中古音系之比较。本章是对流峰土话音系历时发展情况的一个全面的比较,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历史比较法。全章总体分声母的比较、韵母的比较、声调的比较三部分。声母的比较按中古音系四系十二组的顺序依次排列,韵母按十六摄的顺序依次比较,声调则按平上去入四声格局分别罗列。通过比较来勾勒流峰土话语音的特点,历史演变等,并认为从中古到现代流峰音系已大大简化。第四章为流峰土话语音辨证。本章从方音辨正的角度,将流峰土话与北京音系做了全面的比较,具体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并就流峰土话与北京音系的对应关系做了相关说明。第五章为语音专题研究。本章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流峰土话一些语音现象,包括古全浊声母的清化、古入声字的演变、文白异读情况、鼻音自成音节情况等,并从音系的角度出发,考证了流峰土话部分本字,填补了音系上的有音无字现象。第六章为流峰土话的归属。本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讨论流峰土话的归属问题,首先对湘南土话归属的相关观点做了介绍,然后从语音及人口迁移的角度论述了流峰土话与客赣语的关系,最后综合语音、词汇、语法及历史人文,论证了流峰土话属客家语。第七章是结语。本章对桂阳土话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同时候也对本文做了总结。全文围绕流峰土话语音现象,在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最终得出流峰土话是客家方言在湘南地区一种特殊变体,当属客家话的结论。
-
建国后东北地区筝乐发展研究
-
作者:车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国后 东北地区 筝乐 发展
-
描述:的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创作出一些具有东北音乐风格的筝乐作品,为中国古筝事业添加一朵奇葩。本文以建国后东北地区古筝的发展为主线,从东北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在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古筝艺术的源流、发展、形态和风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同时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古筝代表人物、代表曲目以及古筝活动和古筝教育的研究,对东北地区建国后的筝乐发展做以总结,并且对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五、六十年代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三章七、八十年代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四章九十年代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五章近十年来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六章东北地区筝乐的艺术特点;第七章东北地区古筝代表人物;第八章现阶段东北地区古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