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东客家传统民居受损分析
作者:李婷婷 刘东江  期号:第4期 来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民居  结构  受损  保护 
描述:长时间自然磨损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与研究。
浅谈赣南客家围屋的建筑特征
作者:朱烨桢 梁丽珉  期号:第20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围屋  结构  空间 
描述: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作为赣南客家典型的建筑客家围屋在赣南一些地方得到比较完善的保存。而且每座客家围屋都有它各自的建筑特点与特色。因此围屋有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的说法。
上杭客家话研究
作者:邱锡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上杭  蓝溪  研究 
描述:的影响,与县境其他地方的口音差别甚大。本文运用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训诂等的方法,对上杭蓝溪镇这个点的语言事实进行全面揭示,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详细描写和分析其声韵调系统,对连读变调
基于学科服务的个案研究:访谈日籍留学生对客家方言研究的信息
作者:汤罡辉 大岛广美 张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客家文献  阅读需求  留学生  日本 
描述:读者阅读需求、学科出版量及研究现状都有个体差异。开展个案研究便于微观观察阅读需求特点。客家方言研究属客家学、语言学的共同分支,主要为海峡两岸中国人研究,却选罕有的日本研究者访谈,是要让个案研究更具典型性。
试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探索客家“门榜”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朱璐璐 周黎  期号:第1期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门榜文化  客家文化  相互关系 
描述:语言,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既是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中,人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她厚重的历史渊源,可以说语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本文以客家特有的语言文化-"门榜"文化,作为出发点,通过对"门榜"的解读来分析客家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沉淀。
连南石蛤塘土话研究
作者:岳嫣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连南  石蛤塘  粤北土话  方言岛  语言生活  濒危方言 
描述:,我们还利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粗略考察了石蛤塘村的语言生活,通过对村民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交际的调查与分析,指出石蛤塘土话使用的人口越来越少,已经出现了濒危迹象的事实。
泰华诗歌研究
作者:陈淑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华文学  华文文学  诗歌主题 
描述:。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文化学、美学、 语言学等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论述泰华诗歌的主题,通过对泰华作 家的文化意蕴以及他们的作品的研究一探泰华诗歌的艺术风格。 首先,泰华诗人重故乡、重
《詹伯慧语文评论集》出版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论  语文  出版社  书评  论文  综论  序跋  发展历程  收录  规范化问题 
描述:、书评部分,收录了詹先生一系列的书评类文章。在这类文章中,从语言学大家王力、李荣等先生的著作,到语言研究后起学者的研究成果,詹先生都表述了自己一系列的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和看法。全书约100万字,定价78元。《詹伯慧语文评论集》出版
语文教学中的方言利用问题
作者:杨云鹏  期号:第0期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莆仙方言  推广普通话  语文教学  利用问题  闽方言  词语  莆田方言  方言区  语言  口语 
描述:汉民族历史悠久,分布的区域又广,千百年来语言不断发展衍变,正如明代语言学者陈第所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汉语内部也形成了纷纭复杂的各种方言。我们福建尤为突出,现有以福州话为
民众日常使用语言与政党认同关联之研究
作者:林于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境遇论  语言  政党认同  语族活力理论 
描述:而語言的活力是否旺盛,則可利用語族活力理論理檢視之,其中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因素:人口、地位以及制度的支持。 在台灣, 語言的使用主要可以分為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國台語並用及國客語並用。由於國民黨政府來台,帶來了國語政策,欲藉由國語增加民眾對其認同以及政權正當性,因此日常使用語言為國語者的政黨認同會偏向泛藍。而閩南語被民進黨賦予政治意涵,其或許利用了較多數人使用的閩南語製造了「我群」的概念,吸引了日常使用語言為閩南語者的支持。日常使用語言為客家語者、國台語並用者在藍綠多元文化衝突下,其政黨認同傾向中立。最後,日常使用語言為國客語並用者由於國語的語族地位優於客家語,使國客語並用者有傾向泛藍的趨勢,且未來仍有繼續關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