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原味店头街
作者:戴春兰  期号:第9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心旌荡漾。 就像《红楼梦》中妙玉所指的“槛内槛外”,一过街头牌楼,所有的繁华喧嚣便一律被阻隔在外了。店头街是只宜弃车漫步的,高跟鞋踩在青石板上哒哒作响,你便穿越历史来到了千年之前的唐宋。 街两旁静默着两层高的木质楼房,黑色的瓦,黑棕色的木板,大小高矮错落有致。楼房绝少花纹装饰,有几幢上了层清漆,大多裸露原色。又因了客家人勤劳,木板极干净,虽历经千年,看不到虫噬鼠咬的痕迹。檐下悬挂着红灯笼,又挑出面明黄色的店名旗,间有几家,墙头飞檐高高翘起,平添几分妩媚。加之房前屋后月季、吊兰丛生,可不就是一幅淡雅的江南民居图?雨后行将至此,“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倘使再逢上一个桃红花色的客家妹子,戴望舒先生的诗能减多少惆怅? 店头街但凡门面不宽,但都有一定的深度,基本结构或为前店后宅,或为下店上宅。
那些在大变局中的人
作者:卢红梅  期号:第10期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山、邹容、廖仲恺、秋瑾、林觉民等等这些为争取革命胜利而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志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孙中山,一位伟大的先行者,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求学·高分作文》2010年第5期在“人物”栏目中已经作了专门介绍,在此接着介绍辛亥革命的其他重要人物。 廖仲恺,广东省归善县鸭仔埗乡窑前村(今惠阳市陈江镇幸福村)人,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893年回国,1896年入香港皇仁书院学习。有人说,廖仲恺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娶了何香凝这个“大脚婆娘”,最杰出的才华莫过于为革命理财,成为孙中山的“荷包”。 天足之缘 1893年,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突然病逝。崇尚读书,女子不缠足,是“客家人”独特的风俗。廖竹宾至死不忘故土风俗,他临终时特别叮嘱儿子说:“小脚女人在外国被人看不起,你必须遵照客家人的习惯,将来娶一个大脚媳妇。
历史事件就是命运
作者:Gina  期号:第8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她作为嘉宾出席哈尔滨书市上《萧红印象》的新书发表会,身穿改良式旗袍搭配牛仔裤,在台上娓娓道来自己在台湾阅读萧红作品的经验。也就在那天,我看到了她的《太平轮一九四九》大陆增订版。 从2000年起意寻找太平轮的故事,到2009年《太平轮一九四九》繁体版出版,这本书她可说准备了近十年,而书中的人物,却等了它六十年。 苗栗乡下的上海生活 张典婉成长于台湾苗栗头份客家村,自她懂事后的记忆里,家里的生活就是上海式的:每天早餐吃蛋和面包,下午茶吃蛋糕;即使再困顿,家中少不了红茶、咖啡与奶油,以及妈妈用自家果园里的水果做成的葡萄酱、橘子酱等;妈妈只要出门就都穿旗袍,周六或周日会拉着张典婉的小手去看电影。张典婉的母亲,曾是一位“出门逛先施百货,都有司机提货”的上海富家女,在1948年局势动荡时,与家人坐“太平轮”到台湾,跟着丈夫回苗栗老家定居,学种水果、剪枝、锄草,从此当上客家媳妇。
学者简介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社会科学  学术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学者  中文系  会计学  计算机  会计电算化  教学 
描述:东省语言学会理事,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 主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讲授汉字学、《说文解字》导读、训诂学等选修课程。2001年至2004年间,主讲客家方言、古籍阅读等硕士学位课程。 1995年—199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做国内访问学者,师从著名学者王宁教授,从事文字训诂的学习和研究。 先后在《方言》、《中国语文》、《汉语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研究》、《甘肃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释名》的系列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的关注。 参编《客家话字典》,任第一副主编。多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02年参加北京师范...
嘉应学院名牌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名牌  学院  简介  精品课程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本科专业 
描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山区农业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客家旅游发展研究;区域文化——客家乡村与聚落研究;区域城市——山区人口城市化发展研究;山区县(市)域总体发展战略研究自然地理学方向:把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研究,以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重点研究:土壤-植物-自然生产潜力,气候-土壤-农作物,气候-地质灾害,水资源-水土流失等区域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嘉应学院名牌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土楼的背影
作者:黄发有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的背影》  中国  当代  散文  黄发有 
描述:,漫长的寂寞里开放着自生自灭的颜,平凡而自在。想不到有这样一天,山外世界那些惊艳的目光,穿越群山的遮蔽,搜寻她们的芳踪,然后爆发出声声的惊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中国古
新论摘编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文明与宣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比较优势”  道德基础  落后国家  文化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品  竞争力  竞争优势  文化普遍主义  劳动成本 
描述:工作积极性?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在起作用。 第二个例子、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时,如 1998年中国遇到特大洪水灾害时,为什么国民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发扬抗洪救灾的精神,互助友爱,拼命工作、抢险?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在起作用。 第三个例子。一个移民社会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效率?广东、福建一带住了许多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住在今天的河南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北宋、南宋、明清动乱时期,分批南下,聚族迁徙,到了那里就住下,在那蛮荒之地聚族而居。一个土楼住几百户,一个个家族在那里生根,走向全世界。
随笔二篇
作者:凸凹  期号:第5期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层屋面沟头滴水瓦呈桃形,出檐微翘,屋脊雕以龙凤花鸟图形.两端龙尾,中间高插.……各殿撑弓雕有坐狮、戏剧人物和花鸟图案.卷棚天花精雕至极.殿面枋上有各式花格,中棚上刻有金色祥龙,以八卦形居中.大殿石柱,上刻楹联: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我和一帮文朋诗友常到"宫中"聚会,只觉得那儿是一个纳凉喝茶、谈天说地的好场所;别的,也未多想.前段时日,闻第七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将于2001年龙泉桃花节期间在那里召开,莅会者多为海内外客家名人和商贾.  ……
“官场风水”风靡全球
作者:王晓夏  期号:第1期 来源:党员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左侧门门口流淌进总理府。 尽管“红衫军”在后来表示,对阿披实官邸泼洒百万毫升基层民众的鲜血,目的是令“内阁官员践踏人民鲜血”,向政府施压,迫其解散国会,但在深谙泰国国情的分析人士看来这无疑是一场血腥的诅咒。很多从农村来的“红衫军”相信,泼血会给阿披实带来不祥的“降头”,胜利最终会属于“红衫军”。 身为泰籍华裔客家人的阿披实虽然毕业于牛津大学,但终究免不了俗,忘不了“红衫军”血液中的某种“不祥”。在泰国动乱平息后,一位马姓华人“风水大师”成为总理府的座上客。在“大师”罗盘的指点下,总理府的工作人员迅速在总理府大门对面一栋叫“泰古法”大楼前的草地上摆放了六株黄色和绿色的盘栽植物;总理办公室的屋顶还安置了一尊弥勒佛;“泰古法”大楼的好几个地点则以许多圆大理石弹珠(挡煞)加以点缀。
萌生与交叠:台湾「拋采茶」之历史景观、表演套式与源流演化探析
作者:蔡欣欣  期号:第170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采茶戏  歌仔戏  车鼓游艺  古剧  口头传统 
描述:着臺灣「在地」商業市場的需求,遂強化自身的表演技藝,發展演化爲綰結「歌舞踏謠」、「拋擲茶籃」與「即興題詠賦歌」的爨弄形式,儼然具有着王國維的「古劇」特色,在「開喝/唱題/打采」的表演套式中,展現出宛如唐「合生」與宋「唱題目」的口頭傳統,以及百戲雜技的「拋擲手技」,體現了「打采」的庶民風情與「百藝競陳」的戲樂傳統。這種洋溢着娛樂性、歌舞性、技藝性、遊戲性與互動性,由表演者與觀眾共同完成「表演中的創作」的「拋採茶」,在不斷循環往覆的交流與品評中,達到意念的溝通與情感的共振,既能催化「熱鬧歡樂」的現場氛圍,爲藝人提供「贏取彩資」的外快收入,甚至發揮「改運祭煞」的宗教儀式功能,遂成爲臺灣日治時期到六、七○年代,客家採茶戲、歌子戲、客家撮把戲與車鼓遊藝所「交疊」演出的歷史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