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南杨村:客家山村古韵浓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造型独特的石拱廊桥——太平桥。记者许军摄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及“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的燕翼围。记者许军摄
端午节期间的池塘龙舟赛,吸引着八方来客。杨炜摄
傅亮记者许军
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里住久了,如果想要找一处风景、风俗与风情俱佳的乡村去走走,怀古思悠,放飞心灵,
-
“客家之歌”乘“台”风传遍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龙岩汉剧团参演的客家婚庆民俗舞蹈《客家喜事》
何 吟 文/图
8月20日,当飞机降落在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我们心头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我们终于抢在台风“谭美”登岛前顺利登岛了!龙岩市汉剧团一行39人,赴台参加由龙岩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台湾新竹县政府、台湾中华海峡两岸
-
走进客家赣州“宋城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州市民间艺人韩振璜(右)和他的香樟木雕作品“宋城赣州”。
古城墙和浮桥
赣江源头八境台
【天下客】
透过历史的云烟,你会看到客家赣州宋代历史文化遗存仍灿若星河:“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宋代古城墙,“江南四大孔庙之一”的赣州文庙,巍峨肃穆的宋代慈云塔,规模宏大的宋代七鲤古瓷窑,享誉古今的排水系
-
客家祀神祖位信仰礼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谢文娟
自从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到赣、闽、粤交界地居住后,他们同时也把自己的祖宗随之带到了这里,予以每天早晚拜祀供奉之。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慎终追远,尊祖睦宗的谒祖孝心,表达了客家人子孝孙贤,唯读唯耕的高尚品德。
客家人都会在住房的厅堂正上方墙壁上设一个长方形的“神祖位”(每个
-
福建培田明清客家民居凝固八百年歷史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培田較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
清乾隆二十八年,紀曉嵐巡視汀州府,聽聞當地有一培田村以「文墨之鄉」飲譽汀連,他懷疑小小的山村徒具虛名,便以縣教諭的裝扮暗訪,卻被其間精湛的建築藝術、多彩的楹聯牌匾、殷實的文化涵養所折服,最後留下「渤水蜚英」的讚嘆,欣然而去。
這便是培田,
-
扬长避短打出精气神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温威光
面对强大的北区第一名青岛海牛队,梅县客家队在中乙职业联赛八进四淘汰赛中,打出精气神,主场以0比0逼平对手,赢得了主动。
何以说赢得了主动?一是主场没有输球,二是没有失球。而对手虽是平局,但没有客场进球。这样,在第二场生死战中,梅县队在客场只要取得有进球的平局,就可淘汰对手进入四强;而对手,则
-
客家饮食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霞
谚语,辞海说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如新中国成立前的赣州有几句饮食顺口溜:“西街一茗居,包子生了蛆,柜台霉断脚,清汤老鼠药。”这是居民对一家饮食店的批评,简直比法院判决更严厉,它用简练、夸张的语言述说了西街一茗居极端不讲卫生的情景
-
连城客家木偶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城客家木偶戏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该县赖源乡人徐象球在乡里创办的“老福星堂”提线木偶戏班,由于不断吸收连城当地方言和连城民间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艺术——连城客家木偶戏。
连城客家木偶戏诞生之初,行头极简,仅木偶18个(俗称“十八罗汉”)。戏台则用4根竹柱支撑,
-
客家妇女的精神品质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周建新/文阳春/图
在客家文化里,客家妇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客家妇女身上闪耀着吃苦耐劳、聪慧勇敢、贤惠忠贞等人性的光辉,她们最完整、最充分地体现出客家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成为客家文化中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吃苦耐劳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大多居住于山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
-
“豆腐西施”磨客家豆腐
-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厝、石磨、传统服饰,这一组合,仿佛穿越回早期年代。
身着客家传统服饰的女子,轻移莲步,推开木门,踏进古厝。就在屋内一角,石磨咿呀咿呀在转动。
这女子,往石磨里添一把黄豆,加一碗清水。另一名客家妹子,则瞧准了黄豆落入凹槽,手抓磨盘支架,叉开腿,从右往左,推动起石盘。顿时,粒粒黄豆化作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