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小奇:客家流行歌曲能走得更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名家坊】
●本报记者曾秋玲
陈小奇:我国著名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大型文化活动组织策划人。出生于普宁,成长于梅州,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高原红》等等。曾获“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中国最杰出音乐人奖”
-
摆五方――千年客家古村祭宝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曾凤清 本报清流记者站 邓文桂 文/图
[核心阅读]
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五。这是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一年一度祭祖的大日子。
赖氏祭祖与别处不同,他们不在祖庙宗祠,也不摆祖先牌位,而是在古戏台的广场,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摆起五张桌子,供奉起一件件祖先传下来的古董
-
客家祠堂淌古韵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张腾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一般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子孙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一个
-
杨梅坑遇到客家兄弟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小川
从杨梅坑通往鹿嘴的这一段沿海弯道是没有路灯的,所以晚上八点半之后就黑下来了,这时候步行的、骑车的都不多了,偶尔有车路过,车灯在眼前刷地一亮,特别晃眼,但要是没有车路过,又会觉得眼前太黑。
那天是四点半左右与朋友从福田出发,六点左右到达杨梅坑的,正是夕阳最好的时候。
来时,过了
-
中国第二届客家文化节开幕
-
作者:陈海峰 吴中洋 田清秀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当天举行的客家文艺巡游队伍中的纸马舞。
客家文艺汇演上来自福建省龙岩的客家风情舞蹈《馨鼓盈楼》。
深圳特区报河源11月18日电(记者陈海峰通讯员吴中洋田清秀)河源紫金县的花朝戏、闽西的客家风情舞蹈、赣南的采茶戏、梅州的杯花舞……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客家文艺在河源同台争艳,给
-
好一个“梦里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蔡海光
在新落成的梅县曾宪梓体育场浓情上演的近三个小时首届客家文化节主题晚会《梦里客家》,自始至终我都以一种激动的心情在感受,在享受。我感受着客都梅州这座城市所散发的魅力和美丽,感受着因为客家同
-
客家逸闻拾趣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昌高
漫漫长夜,对卷灯下,拾得客家先人逸事几则,今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还好不是豆子”
客家人有赶墟的习俗,过去是七天,现在是每五天一集。逢墟这天,乡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出卖自家辛勤劳动之果实,换回生活所必需。
逢墟得赶早。有位老汉肩挑两大桶家里刚榨出的茶油去卖。因离集市较远,天未大亮
-
“超级丹”上杭办客家喜宴
-
作者:黄如飞 张强福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林父、林母、谢杏芳和林丹(从左至右)以酒答谢来宾。
10月16日,上杭县为两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林丹举办客家特色婚宴,赠与林丹与谢杏芳夫妇紫金矿业生产的1公斤黄金作为贺礼,并奖励100万元。
小城同庆林家婚宴
16日,初秋暖阳照耀下的上杭小城,喜庆祥和。一大早,林丹在上杭的住处——成龙
-
感受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因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本报记者钟小丰摄)
游客在西湖公园游玩快乐度假。
装扮一新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游人如织。
●实习记者侯慧妮王雅特约记者丘佳纳
双节假期,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的大埔县,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省内
-
客家小食——粄, 你吃过多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①萝卜粄
图②笋粄
图③捆粄
图④钵粄
【食在客家】
粄是常见的客家小食,品种丰富、造型各异、美味可口,比较出名的有钵粄、甜粄、萝卜粄、捆粄、笋粄、忆子粄、老鼠粄、算盘子,等等,尤其是在新春佳节期间,粄更是作为不可或缺的美食端上餐桌,在这热闹非凡的龙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