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题型例说
作者:董显逵  期号:第18期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客家人  解决问题  题型特点  综合运用  语言表达  客家精神  语文学科  文学活动  人文性 
描述: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的"综合"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二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三是课堂与生活的交融。考点一般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主持、组织文学活动,提出问题并制定计划,整理材料并解决问题,
宋代赣州七里镇窑兴盛原因探析
作者:张景  期号:第10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城赣州  七里镇窑  陶瓷 
描述:赣州七里镇窑创烧于晚唐,两宋为繁荣期,入元后渐衰落,明中期终烧,烧窑时间长达五百多年。本文拟从丰富的原材料、便利的水陆交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窑工的加入等四个方面分析宋代时赣州七里镇窑兴盛的原因。
客家方型土楼浅析:以存耕堂土楼为例
作者:何煊强  期号:第B9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型土楼浅析存  耕堂 
描述:福建龙岩存耕堂是客家土楼的一种代表,客家土楼是闽西古建筑的一中代表形式。本文通过对存耕堂的测绘图纸进行分析,在地理位置的选择,平面布局,材料的选择及选择进行分析,找出方型土楼的一些特点。
QSC网络音频系统在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应用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数字社区&智能家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体育场  扩声系统  音频系统  奥林匹克体育  主控系统  功率放大器  网络  音频处理  音频信号  网球 
描述:岭南客家围屋和客家斗笠造型,体现人文、绿色、和谐的主题和惠州本土文化气息,是一座节能环保的现代化体育场,场馆设计和施工采用大量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节能环保系统。
族群融合的观点与人类学方法的重视——重读《客家研究导论》之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导论  人类学  重读  族群  中原移民  民族属性  文化特征 
描述:是中原移民后裔和客家血统的纯正、高贵”、“客家人本是‘汉族嫡派’、‘中原衣冠’;同时认为罗氏的观点形成抑或其研究路径主要源于其对族谱的分析和正史材料的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正是导致其研究存在很多缺陷的原因所在。[第一段]
一部区域社会经济史的创新力作:评周琍博士的《清代广东盐业与
作者:曾耀荣  期号:第3期 来源: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社会经济史  地方社会  博士论文  盐业  广东  清代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力作 
描述:》、刘志伟的《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张研和牛贯杰的《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等,皆为其中的代表之作,这些成果涉面广泛,材料丰实。明清时期,田赋和盐税是封建王朝两大
福建上杭木偶戏剧本初探
作者:林玮  期号:第5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杭木偶戏  剧本  类型  内容  形制 
描述:对于福建闵西客家地区的上杭木偶戏,以前偶有见诸报端的一般性介绍文章,但缺乏学者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对该剧种的剧本研究更是一片空白。通过对上杭县图书馆保存的剧本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上杭木偶戏剧本是一种民间口述剧本,在类型、内容、形制上都有其文化蕴涵和独特之处,故需对其予以初步探析。
客家擂茶及其传说
作者:林更生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擂茶  传说  饮茶文化  客家人  防病毒  器具 
描述:擂茶是客家人为了求生存,避免南方瘴病侵袭而产生的一种驱瘟疫防病毒的特殊饮茶文化。如今,海内外不少客家人仍保留这一习俗,而福建将乐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爱食擂茶,家家户户备有擂茶器具。客家擂茶窑址在将乐的发现,以实物证明了客家擂茶文化在将乐有着较浓厚的积淀。同时,也为研究擂茶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萧朝贵族属新探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萧朝贵  圣旨  客家话  天父  太平天国  杨秀清  客家风俗  紫荆  广西  客家方言 
描述: 萧朝贵是太平天国早期杰出的组织、领导者这一。关于他的族属,一直是太平天国史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向有壮族、瑶族、汉三说。本文利用王庆成先生于1983年访英时在英国图书馆东方部发现的《天兄圣旨》,参照其他有关民俗材料,认为萧朝贵可能是汉族客家人。
成都市郊龙潭寺的客家话
作者:黄雪贞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西南官话  龙潭  客家人  双方言  成都话  龙泉区  成都市  客家方言  四川省 
描述:人数占全区人口的一半。金牛区与青白江区使用双方言的人数比龙泉区少一些。笔者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到金牛区龙潭寺,调查当地的客家方言。本文是根据当时的调查材料整理而成的。调查时的发音合作人是钟书琼(女,41岁)、廖品璋(男,72岁)、张同其(男)同志,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上页 1 2 3 ... 7 8 9 ... 15 16 17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