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戏
-
作者:吴若峰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盐腔 演员们 孟姜 客家族群 弋阳腔 长城 手抄本 广昌 剧本 汤显祖
-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戏,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戏《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戏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尽留存在了咿呀戏语中,偏居一隅的小乡村成了国内文化界的关注对象.
-
东方古堡 客家围屋(英文)
-
作者:吴若峰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围屋 古堡 东方 时代变迁 土著居民 民系 历史上 汉族 战争
-
描述:历史上,为躲避战争,汉族民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至南方的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客家”原是当地土著居民对外来户的称呼。先是别人称他们为“客家”,渐渐地,他们便自称“客家”。那些被称为“东方古堡”的客家围屋记录着客家人历经的时代变迁。本文带您一睹赣南古老客家围屋的风采。
-
客家围屋的创新性数字化表现
-
作者:丁粤红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客家文化 数字化 文化特色 南方山区 造型 景观形态 民居形式 设计 软件制作
-
描述:客家围屋是特殊的民居形式,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以及台湾等地。围屋的独特性,在于其别具一格的结构与造型,结构上将实现了防御与生活两兼顾,造型上采取外围整体与内部分户设计。客家围屋的构造融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与南方山区文化特色,苍劲厚重的外观蕴涵着特殊的魅力
-
香港新界的客家村
-
作者:赖想祥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港新界 《拓展香港界址专条》 客家“围龙屋” 广东兴宁 建筑型 太平洋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 客家风俗 家族 深圳市宝安区
-
描述:香港新界的客家村□赖想祥/广东兴宁市华侨中学现在的香港普遍以广州话为通用语言。但是,香港其实很早就有客家人居住,至今还保留有完整的客家村。在香港新界八乡,有一个吴家村,以吴姓为主共有1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居住,如今有250余户1800多人,占地绵延2千...
-
话说客家围屋——大万世居
-
作者:曾观来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世居 说客 天井 天街 祠堂 客家围 建筑学界 深圳 五大特色
-
描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圩西南1.5公里的大万世居,是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汉族民居建筑五大特色之一的典型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世居一百多户曾姓人家。“大万”的来历,源出《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唐颜师古注疏:“大万,亿也;大,巨也。”
-
南靖客家土楼行记(上)
-
作者:张云良
期号:第8期
来源:安全与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 高速公路 围裙 张氏 厦门 永定 行记 客栈 地域史
-
描述:2011年元旦,著名作家、地域史专家萧春雷邀我一起驱车去南靖,同行的还有摄影师萧潇梦。此行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游览南靖主要的客家土楼,考察客家聚族而居的特点;二是与一户土楼人家一起生活、劳动一天,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
-
明清士人塑造程旼形象的意义
-
作者:刘正刚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旼 明清 士人 祠庙
-
描述:程旼作为客家地区重要的乡贤人物,至少在宋代已引起士人的关注。明清时期,随着王朝对广东地方统治的加强,广东官绅极力通过挖掘与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塑造了程旼公信、正直、儒雅的完美形象,并通过祠庙建设,最终使得程旼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闻人,士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兴宁“赏灯”闹元宵别有俗趣
-
作者:朱伟杰 陈作新
期号:第1期
来源:神州民俗(通俗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花灯 兴宁 节日 灯节 建筑群 爆竹 习俗 老屋 元宵节
-
描述:结构是"一进三厅"加上一"围"或数"围",把一列几十上百间乃至几百间房子建筑成一段半圆的弧线,围住"一进三厅"这个核心,从而使整个围龙屋形成一个半圆形。大型的围龙屋甚至可以住一两百乃至几百户人家。当一个围龙屋的人口繁衍到一定程度之时,其
-
当前养猪生产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
作者:唐亚东 杜宗亮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养猪生产 主要问题 养猪业 发展现状 集约化猪场 规模化猪场 生产水平 工厂化养猪 规模化养猪 生产发展阶段
-
描述:中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养猪行业历史悠久。从野生猪的捕猎驯化到人工圈栏养殖,从千家万户的分散式饲养,到集约化、规模化的养猪生产,养猪业一直是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性的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及其相关学科快速发展,为养猪
-
八仙山下畲族村
-
作者:吴惠聪
期号:第12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边远山区 少数民族 占地面积 诏安县 自然村
-
描述:汀洋村是诏安县三个畲族少数民族村之一,地处闺粤边界,村庄坐落于八仙山麓。是诏安县西部边远山区.也是革命老区村。该村下辖两个自然村,全村共650户,总人1:32650人,占地面积2.5平方千米。因从山区迁居。建村早期操客家语,由于地缘习惯与风尚婚配诸多原因的变化,语言渐杂.现通行闽南语。
上页
1
2
3
...
7
8
9
...
18
19
2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