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06)
报纸(346)
学位论文(319)
视频(58)
图书(50)
会议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期刊 (506)
报纸 (346)
学位论文 (319)
视频 (58)
图书 (50)
会议论文 (27)
按年份分组
2014(607)
2013(95)
2011(115)
2010(95)
2009(40)
2007(42)
2006(27)
2005(13)
2004(16)
200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8)
嘉应学院学报(2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龙岩师专学报(3)
东南文化(2)
野草(1)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1)
史学月刊(1)
21世纪的客家研究-关于客家学的理论建橡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客家学  理论建构  21世纪  学科发展  客家历史学  客家方言学  客家文化  汉族民间文化 
描述:学的理论建橡和客家文化的全面整理与阐释。
客家菜馆与社会变迁
作者:张展鸿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食  社会变迁  社会品位  客家 
描述:客家菜馆的变迁反映出战后香港社会的文化发展和饮食方式的变化 ,它是洞悉传统习俗和社会阶级关系变化时一个重要参数 ,对客家菜馆的研究有助于说明香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社会发展
科举制度对区域教育文化的多重影响探析―以客家梅州地区为主要
作者:何尚武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区域  教育文化  影响 
描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这种在当时比较先进和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深刻影响着客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举尽管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而终结,但是,它对客家区域教育现代化仍产生多重影响。
台湾客家族群权利之制度与实践
作者:雷耀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主义多元文化论  少数族群权利  优惠性公平待遇  台湾客家运动  客家基本法 
描述:展開三階段的客家運動。凜於客家「關鍵少數」的選票力量,朝野無不以客家政見積極回應客家族群的權利訴求,並促使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2001年6月成立,自此客家運動由民間訴求進展到政府推動。2010年1
历史的透视:谭元亨《客家魂》评介
作者:韩莓 田曼丽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魂》  谭元亨  家族小说  时间观  空间观  艺术风格 
描述:化的变迁,内
客家族群性別制度之研究―以屏東縣竹田聚落為例
作者:邱詩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性別制度 
描述:變。四、分析客家族群中性別制度所展現的性別關係。研究者根據訪談資料將性別制度分為繼承制度、婚姻制度、性別分工三個面向,歸納整理出以下幾點結論:一、繼承制度(一) 客家族群年長男性擁有財產分配權。(二
人口变迁和语言演化的关系
作者:周振鹤 游汝杰  期号:第4期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演化  人口变迁  北方移民  方言特点  客家方言  语言分化  吴语  宁镇地区  江西移民  吴声歌曲 
描述:本本从九个方面对人口变迁和语言演化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指出:历史上的人口变迁是语言演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民引起方言的消亡、更替、融合、并用等变化。语言演化的种种不同形态,跟移民数量的多寡、迁徙过程的久暂、迁徙距离的远近,以及移民和土著的文化背景等有关。
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蔡继明 邝梅  来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对桂东南客家家族某村落的考察
作者:项萌  期号:第5期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祭祀制度  女性 
描述: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家族这一社会组织民俗中,通过对桂东南一个客家家族的个案分析,探讨家族祭祀制度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家族祭祀体系中女性祖先的地位与男性祖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决定了血缘女性宗亲不可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流寓民的差别性户籍制度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基于人口流动与社会
作者:何朝银 施骏栋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流寓民  客家民系  族群认同 
描述:制度是国家政权控制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差别性户籍制度不仅对流寓民进行户口确定,而且进行社会身份的标定。明清时期,土著与流寓民之间激烈的经济政治斗争,强化了族群的自我认同,推动了赣闽粤边区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清代摆脱"寄籍"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