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兆玄力挺马英九兼任党主席 客家籍立委邀吴伯雄叙餐送安慰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侨报讯】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一事将在6月明朗,行政院长刘兆玄12日受访时表态,“我支持‘总统’兼任党主席!”他认为,马英九兼党主席将减少隔阂,施政程序愈单纯,效率愈好。
台北《中国时报》报道,“对于马英九跳上执政第一线,府院分际怎么区分。刘兆玄回答,会听“总统”的意见,但决定权还是在“行政院”。
-
“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新确认 ――评谢重光《客
-
作者:邹文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从何处来”,是谢重光先生十几年来不懈追问的一个客家学核心问题,客家与中原及客地的关系则是其中的焦点。在其新著《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谢教授摆脱时论、推陈出新,提出了“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重要观点。
在致力于科学的客 家学建设中,谢教授一直呼吁要拓展研究领域的宽广度,提倡
-
一部创新的客家民俗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福民 近读罗勇、龚文瑞两位先生的合著《客家故园》,让我对客家人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民俗志的书写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以为,这是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客家民俗志。 著作的创新表现在全书渗透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意识。作者在著作中开宗明义地探讨了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为我们解读客
-
赣南客家祠堂宗族研究
-
作者:陈伟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族 赣南 客家 祠堂宗族 需求
-
描述:理解宗族的本质以及正确对待、处理当今的宗族问题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绪论对宗族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学术史回顾,同时也对各式各样的“宗族”概念进梳理,并在学习吸收相关前辈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宗族”、“祠堂宗族”、“自在性宗族”作出了符合本文写作意图的界定。第一章也在学习吸收前辈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赣南与“客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概述。第二章抓住赣南客家祠堂宗族的物质经济基础一族产、意识形态、组织管理三个重点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主要成果有认为赣南客家祠堂宗族的族产生成具有来源广泛灵活的特点,而族产的功用也多用于公益事业,这是宗族组织能够行使一系列生产互助、推动社区发展、兴办教育、社会基层保障等功能的基础。而在意识形态方面,除了一般的封建伦理意识和宗法意识外,赣南客家祠堂宗族还具有以祖先崇拜为主的泛神崇拜意识、强烈的宗族认同意识、强烈的风水意识、强烈的功名意识。这些意识观念都深深地打上了宗族生存斗争的烙印。祠堂宗族的组织管理基本上实行的是“统分结合,分级管理”的模式,并坚持“民主选贤,论辈重能”的原则和方法生成管理组织。这也充分体现出赣南客家祠堂宗族在组织管理上充满民主性、灵活性、创造性的特点。最后通过用马斯洛的人性基本需求理论对祠堂宗族进行整体审视发现,赣南客家宗族侧重在满足人们生存需求:如衣食住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第三章对近代以来赣南客家宗族的命运进行了回顾,对赣南客家祠堂宗族复兴以后的现状特征概括为与时俱进、组织状况不平衡、宗族功能趋于萎缩、宗族观念渐趋弱化。最后在结语中对赣南客家宗族进行了总结,并总括出影响赣南客家祠堂宗族命运的主要因素有地域因素、移民因素、政权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人性需求满足与否的因素,也点出了笔者对研究宗族问题与宗族未来的基本看法。 本文创新之处有限,主要论述建立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追求的是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
-
梅州特色廉政文化体系的价值认知与构建
-
作者:曹志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行政监察 廉政文化
-
描述:中明确提出的反腐倡廉的战略举措,并被正式写进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都有,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而腐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有很多,其中与社会的文化水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果腐败之风在社会或某个群体内互相仿效和传播流行,蔓延渗透到人们的言论和行动中,对人们的思想、心理和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会毒化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精神面貌,所败坏的风气势必造成令人们对权钱交易的认同、对寡廉鲜耻的默认、对违纪违法的麻木,势必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价值观念的颠倒、民族精神的衰落。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为了解决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为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的价值观是规范从政行为的基础,是完善和执行制度的基础,是优化执政环境的基础。因此,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强有力的一项措施来抓,其目的就是要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腐败。 本文以梅州为例,从四个部分对梅州特色廉政文化体系的价值认知与构建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分析为什么要研究梅州特色廉政文化体系的构建。第二部分是梅州市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情况。首先阐述了廉政文化相关概念,探讨了廉政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然后以梅州为例分析总结了当前地方廉政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原因。第三部分是对客家文化中的廉洁思想的价值认知。充分发挥本地得天独厚的客家文化优势,对梅州客家传统廉洁思想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同时依托客家传统文化,挖掘客家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中对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内涵,寻找其中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第四部分对如何构建梅州特色廉政文化体系进行了探讨。
-
客家桐花祭政策网络关系之研究:以苗栗县为例
-
作者:吴信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客家桐花祭 客家文化 社会网络 政策网络
-
描述:建立與執行情形。研究發現,在政策目標之行銷目的達成方面:(1)客家桐花祭活動的成績受到肯定;(2)油桐花影響當地產業經濟發展;(3)當地特殊環境及人文資源的客庄,對客家桐花祭旅遊人數及回流率有顯著影響
-
隘垦区伯公研究:以新竹县北埔地区为例
-
作者:吴声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隘垦区 垦户首 伯公 伯公下
-
描述:的廟宇居最多數,土地公的設置,往往與人群聚集勞動以及聚落的形成有關,因此,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有土地公。北埔地區偏處新竹城東南山區,漢人入墾之前,向為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姜秀鑾於道光15年(1835)武裝進入北埔,擊退原住民,並招佃開發山林埔地,吸引大批的漢民從事開墾,終至取得土地,墾民得以成家立業,定居於此。開墾當初,聚落居民為求在地的平安,有時僅三、五戶也會設置一個土地公來祭拜。在北埔地區稱土地公為「伯公」,稱土地公廟為「伯公下」,庄頭庄尾隨處可見。在1939年增田福太郎的《台灣の宗教》書中,指出台灣民間信仰是以天公、土地公和媽祖為中心展開的,可見土地公在台灣人心目中重要的地位。筆者走訪北埔地區發現了百座以上伯公,祂就坐落在住家的附近,早晚到伯公下上香奉茶,成了家中長者每天的大事。家中有婚喪喜慶、子弟赴考、服兵役、求職,都得到伯公下前禮敬,祈求平安順利。事實上,伯公的蹤跡並非僅見於庄頭、田間,在其他地方也有祂的坐落,如墓旁(后土)、宗祠廳堂內(土地龍神)、一般神明的廟宇內均有供奉,由此可見伯公對北埔居民關係之密切,可謂北埔客家居民最親近之神祇了。過去對於北台灣客家地區的伯公研究或偏於伯公類型的分類;或著重於伯公祭祀圈的討論;以及伯公廟建築型式的研究。北埔是金廣福墾戶武裝移民墾成的地區,有強而有力的墾戶所領導,支配地方,而以此隘墾區土地伯公信仰為範圍,從事人與土地關係的研究,則甚為缺乏。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對小區域社會發展的了解,探究北埔伯公信仰現況、武裝拓墾與北埔伯公、聚落環境與北埔伯公、北埔伯公與社會變遷等研究;其中特別針對北埔地區武裝移墾以及墾首地方強力的支配下,土地伯公信仰的發展情形,做一深入的探討。本文主要之目的:第一,以歷史學、人類學、人文地理學等科際整合方式進行「北埔伯公信仰」的相關研究。第二,建立「北埔伯公信仰」在社會、經濟、宗教、歲時祭儀等人與土地之間關係。第三,探討隘墾區墾首與「北埔伯公信仰」的關係研究。
-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
-
作者:徐凤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唱腔 三腔一调 伴奏
-
描述:本地及外地流传到赣南客家地区的各种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的艺术营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属于地方戏曲。在戏曲中,戏曲的唱腔是确立戏曲剧种重要的艺术手段。为取得对赣南采茶戏全面、科学、深入的认识,对赣南采茶戏进行唱腔艺术特征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戏曲工作者根据曲牌的来源、风格、弦路、调式、使用情况等,把唱腔分为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通常称为“三腔一调”,其曲牌共有三百多首,其中由《送郎调》改编而成的《十送红军》广为传唱。为了保护和发扬流传下来的赣南采茶戏音乐,本文从采茶戏的唱腔及其伴奏两方面论述了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艺术。通过对赣南采茶戏唱腔艺术的探讨研究,挖掘出蕴藏在这一艺术形态上所折射出的审美,文化观念的发展。论文的写作建立在较为严格的田野工作基础...
-
广西客家民间信仰研究: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
-
作者:蓝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客家 民间信仰 和谐社会 对策
-
描述:仰现状、特点、及影响,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科学地对待历久弥新的客家民间信仰现象。 广西客家农村民间信仰主要包括四类:祖先崇拜,宗教信仰,鬼神信仰,自然崇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列举,具体事例,总结广西客家民间的各类信仰,并就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了广西客家农村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一、民间信仰具有广泛群众性;二、参与民间信仰群体具强烈的实用色彩;三、.信仰一主多元,以祖先崇拜为主;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民间信仰形式应时而生。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广西客家民间信仰的成因。 客家民间信仰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错综复杂,利弊得失可谓兼而有之。一方面它保留了许多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提供了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阶段乡...
-
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数字娱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作者:翁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数字娱乐平台 场景转换 关卡 运动
-
描述:文化交流空间领域和交流模式,构建一个两岸青年思想交流的新平台,展示两岸青年开放开拓的新形象,开辟两岸青年联系沟通的新窗口,利用数字娱乐模式加强新生一代的闽台文化交流和教育,对于满足海峡两岸新生一代精神文化需求,增进海峡两岸新生一代对闽台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更多的台湾同胞,特别是新生一代前来大陆旅游参观,使他们热爱中华神州大地,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深厚情感,凸显浓浓的乡音乡情,增强“一个中国”的认同感必然有所帮助。整个游戏遵循紧密结合闽台文化的原则进行设计,通过不同动画和游戏关卡设计和游戏的相关内容来贯穿闽台文化的全部内容,包括口头传说,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以及古民居及住民生活习俗等文化内容。游戏设计分《闽南风情》闽南语区域,《客家传奇》客家语区域两大版块,并在大的版块下区分小版块,如:闽南语再细分为:厦门,漳州,泉州,台湾,玩家进入不同的地域版块,所接触的将是相应的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
上页
1
2
3
...
7
8
9
...
20
21
2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