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联络沟通促进交流合作市领导走访中央新闻媒体、北京客家海
-
作者:廖振华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日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第二十五届世客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曾祥辉带领有关人员赴京走访中央新闻媒体、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等机构,加强联络沟通,促进交流合作。
曾祥辉一行在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位于北京中关村理想大厦的新浪总部相关部门,并欣然接受《新浪直播间》的现场视
-
数十名市民和记者受邀感受龙岗文化建设新变化新成就,盛赞——
-
作者:张秀云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在鹤湖新居参观时开心地与舞龙队合影留念。本报记者 钟致棠 摄
走进鹤湖新居,感受百年传统客家文化;步入龙岗文化中心,接触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昨日下午,数十名市民和媒体记者受邀参加“新春看新龙岗”系列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感受近年来龙岗区文化建设新变化新成就。龙岗区副区长杨莉参加了当
-
城堡式客家围屋犹如世外桃源龙门永汉鹤湖村鹤湖围108间通廊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居鹤湖围中轴线的宗祠中庭,是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鹤湖围内仍有村民居住。
▲鹤湖围前、左和右三面有“护城河”。
▲用石头铺成的围中小巷。
▲今年祠堂正梁上挂了五盏灯,寓意鹤湖围今年添了5个丁。
▲鹤湖围保存完好的碉楼。
初春一天的清
-
“叶帅故园·客家天堂”、“桥溪古韵·世外桃源”、三乡村野公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叶剑英纪念园二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效果图。(古礼贤 房文东 摄)
▲美丽的S223线,为文化旅游特色区的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设计图。
▲兴建中的游客服务中心。
梅县全力抓好“叶帅故园·客家天堂”、“桥溪
-
260年“新乔世居”成菜园 坪山坑梓街道城堡式客家围屋青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著名的客家围屋“新乔世居”(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竟然被租户开辟成菜园。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李婷婷 文/图
日前,有读者向本报报料称,作为记录坑梓文化和历史的无字纪念碑,城堡式客家围屋中最出名、规模最大的围屋——“新乔世居”,竟然被租住在里面的住户挖开了乾隆
-
印尼客总组团莅香港访问 向田家炳、曾宪梓、余国春、梁亮胜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联礼(右二)、黄德新(左三)等印尼侨贤向曾宪梓博士送上第26届世客会“最高荣誉主席”聘书。
【传真】
7月8日至9日,印尼客属联谊总会总主席叶联礼,世界客属第26届恳亲大会筹委会主席黄德新、执行主席陈志明、秘书长曾季瑾和香港华侨华人总会荣誉主席梁淦基一行7人,在香港先后拜访了田家炳、曾
-
典雅的客家围龙屋、栩栩如生的木雕彩绘……葵涌三溪社区福田世
-
作者:陈智美 吴云军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福田世居全貌。
墙壁上的红色木雕。
“龙岗罗,淡水古,不及葵涌一姓潘”。通俗地解释,就是当时龙岗的罗姓(罗瑞合村)、淡水的古姓(古志合村)两个家族,都比不上葵涌潘氏的兴旺。大概五六十年前,葵涌当地还有个时髦的说法:“(妇女)嫁到潘屋的门囤仔都好。”这里所说的潘屋,就是位于葵
-
几款“接地气”的菜拼出一桌幸福客家味
-
作者:陈伟斌 符芳晓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涂有高山茶油的水库鱼,清蒸起来没有丁点的腥味。
肥仔客家餐馆
但凡有味蕾追求的人都要相约去吃“本土劲儿”的菜。在惠州,讲究原汁原味的客家酒楼,就是他们能吃到“本土劲儿”菜的地方。客家酒楼,在惠州真的很多。它们往往与金碧辉煌搭
-
文化眼里看土堡 ――刘晓迎的《神秘的客家土堡》、《福建土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绿 笙 文/图
大约是2005年时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座土堡――沙县水美土堡,当时这种独特的民居让我产生了兴趣并震撼不已,初步认识到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而第一次让我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三明土堡的是刘晓迎先生于2008年所著的《神秘的客家土堡》,经过对遍布三明各地的土堡深入细
-
龙年品客家“龙”菜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允东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而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是龙的传人,他们不仅传承了龙的精神,而且还创造了有关“龙”的美味佳肴,在博大精深的客家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笔者走南闯北,品尝了不少“龙”菜,诸如湖南的“子龙脱袍”、四川的“龙眼鳝鱼”、广东的“龙虎凤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