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客方言考证闽南方言本字举隅
-
作者:庄初升
期号:第1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本字 客方言 厦门话 梅县话 客家方言 《广韵》 闽南方言 《集韵》 闽方言 闽南话
-
描述:为汉语方言考求本字,自前清乾嘉时代起就逐渐蔚成风气。胡文英《吴下方言考》、杨恭桓《客话本字》和章炳麟《新方言》等代表了早期的水平。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汉语方言普查活动的开展,方言学者普遍有了音韵演变规律的观念,通过音韵的论证和语义的比较考求各...
-
冥婚与盲婚:一曲催人泪下的女性命运悲歌——评李金发小说《一
-
作者:彭永彬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金发 冥婚 盲婚 命运
-
描述:李金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是中国诗坛的“一支异军”,但他反映的落后闭塞的客家山村实行“盲婚”简陋旧习的小说《一个女性的三部曲》跟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未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本文将对其创作进行比较研究。
-
生命的状态:感悟冠豸
-
作者:张冬青 韦凌影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悟 状态 生命 80年代后期 冠豸山 山水
-
描述:因为工作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曾多次走访过连城冠豸山。石门湖的秀雅温润,冠豸山的雄浑壮观,以及周边竹安寨、九龙湖的山水奇景都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到冠豸山,就是想能更深入地寻幽探胜,领略感悟这一方客家山水,重新点燃记忆深处的火焰。
-
苏区歌谣赏析:客家妇女的精神面貌与革命斗争生活的赞歌
-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区歌谣 客家妇女 精神面貌 革命斗争
-
描述: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红色苏区,客家妇女以乐观的生活姿态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仅自己积极为革命而斗争,而且以心灵的热切希望与火热、动情的苏区歌谣(主要是革命情歌)鼓励男同胞参军参战。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斗志,谱写了一曲曲革命斗争胜利的赞歌。
-
民间大地的浮沉:评李伯勇的长篇小说《旷野黄花》
-
作者:李洪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客家文化 知识分子 民间社会 旷野 黄花 不同类型 乡土中国 赣南 历史进程
-
描述:一李伯勇是一个执着的乡土探寻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以坚韧的写作姿态,深植于故乡赣南边地客家文化和历史的深处,以忧虑而深邃的目光打量这片土地和它的乡民在现代历史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全部幽暗与辉煌。
-
走进客家音乐
-
作者:叶碧青
期号:第2期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客家地区 音乐表现 歌舞音乐 客家人 说唱音乐 客家山歌 历史悠久 戏曲音乐 共同体
-
描述:客家作为汉族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悠久,其音乐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这种音乐在客家地区却得不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人了解和喜爱。本文对客家音乐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让你发现客家音乐的魅力。
-
客家山歌研究综述
-
作者:揭英丽
期号:第4期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研究综述 研究方向
-
描述:本文回顾了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以来客家山歌在音乐、文学、比较、传承和歌手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今后客家山歌研究的方向,包括回到田野、多视角研究、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
-
走进客家音乐:关于客家音乐的欣赏
-
作者:叶碧青
期号:第5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音乐欣赏
-
描述:客家作为汉族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悠久,其音乐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这种音乐在客家地区却得不到70年代以后的人了解和喜爱,本文对客家音乐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让你发现客家音乐的魅力。
-
试析文化下乡演出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及发展中的作用
-
作者:童桂贤
期号:第4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下乡 农村 公共文化 建设及发展
-
描述:中国文化下乡演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了。文化下乡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生活,为农村文化的普及献出了力量。同时,文化下乡演出也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客家本色 乡土诗人
-
作者:全南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诗人 中国新兴版画 客家 版画艺术 福克纳 本色 临终前 木刻 作品 民间艺术
-
描述:罗映球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老一辈版画家,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中叶起,就开始木刻实践,直到2006年初他临终前才放下刻刀,整个版画艺术活动耐间长达70年。他从事木刻时间持续之久,年岁之高,作品之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