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便当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3日,台北县三峡镇客家文化园区餐厅准备的“客家花布便当”,引起游客兴趣。客家先民用餐时以海碗装满饭菜,然后穿梭各家。客家便当以客家圆楼做餐具,配上鸡腿菜饭、客家牡丹花布,打成出远门的包袱模式,颇能吸引众人目光。中新社
-
惠府文化是东江文化的缩影 兼容性与亲合性让客家文化和广府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东江下游地区,古民居多以梳式布局和醒目的镬耳封火山墙为主要特色,此为位于增城的坑贝古村落。
一个市民在雨中骑着摩托车从东莞桥头的骑楼街穿过。和惠州水东街一样,骑楼是典型的广府文化代表建筑。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重要。原因很简单,水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而
-
客家大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8台北县客家事务局推传统客家民俗祭典艺文活动,15日与永和公所举办客家大戏天定姻缘记者会,邀荣兴客家采茶剧团登台造势。中央社
-
昔日打工妹今成老板娘 “新客家”游小丽来惠20年 自身变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图:20年前初来惠州的游小丽在惠州西湖边留影纪念。 图片由本人提供
左图:小丽想把四川饮食文化在惠阳推广开来。本报记者李芳娟 摄
和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时,游小丽(第一排左一)笑得格外开心。
坐在记者面前的餐馆老板娘游小丽,看不出已近不惑之年。作为一位来惠已20年的“新客家”
-
“中华客家网”正式开通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福州7月9日专电】(记者刘卓林凯)以建设“全球客家人网上家园”为目标的“中华客家网”,9日下午在福建省龙岩市正式开通。 客家人门户网站“中华客家网”由龙岩市政府与新华社福建分社主办。客家人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客家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广受关注,但互联网上
-
客家猪倌的龙门传说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胡怀军 1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乡村猪倌,养了两年猪,亏了8万元。 而今,他创办的龙树门业已经成为央视上榜品牌,龙树钢木门销量占据华南第一、全国第二,每3分钟,就有一套龙树门卖出。他的目标是:争做中国门业第一,跻身全国500强。 从客家猪倌到门业骄子,邓树生谱写了一段蜕茧成蝶的龙门传说。一路走来
-
客家花灯话田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赣县田村是个客家古村,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灯彩之乡”。田村的花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唐代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传入的只有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几个品种,后来逐步发展有花篮灯、风景人物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25个品种。鼎盛时期,田村的
-
正月摆“添丁酒”一天天逼近,望着破败的荣槐楼,守楼人满腔无
-
作者:鲁钇山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清朝客家围屋的稀有典范荣槐楼,应该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在上月的广东省“两会”上,政协委员温良如是建议。
“荣槐楼真的该修了!”谈起这件事情时,小雨打在守楼人温新源脸上,仿佛泪水。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荣槐楼,位于五华县三源村,占地8000平方米,迄今已存在450年。它是一个半圆形的客家围
-
客家风情游周末出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中山青旅“客家风情游”推出系列精品线路,游客不仅可以走进叶帅故乡,了解叶帅生平,学习叶帅英雄事迹,还能感受素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金柚之乡”美誉的千色客都。
据介绍,“客家风情游”时间为两天,重点推出以客家围屋为龙头,包括客家山水、客家饮食、客家风俗、客家服饰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
-
相见欢 客家山区,省里下来了演出队。群众看到了最有趣的
-
作者:阙道华叶蓝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阙道华 通讯员 叶蓝 摄影报道
一台露天的演出,对于省里来的艺术家和演员们来说,这只不过是职业生涯里一次微不足道的经历,这只是一道例牌欢乐制造工序。然而对于广东最东边梅州山区的客家人来说,那些说着电视里的人一样标准的普通话的俊男美女,让这个元宵节跟以往有了些不同。
上页
1
2
3
...
6
7
8
...
55
56
5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