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老客家搓汤圆闹元宵 惠州民间素有元宵吃汤圆习俗 今年不少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糖水素汤圆。 本报记者陈雪莲 摄
肉汤圆。 本报采集
汤圆味美诱人。 本报采集
昨日,市民在商场选购汤圆。 本报记者方炳徐 摄
素汤圆“面带花色”
本报讯 (记者陈雪莲)俗话说,不过十五,不算过完年。元宵节即将到来,作为主角的汤圆当仁不让地成为家家户户的必食之品。虽然不少市
-
相见欢 客家山区,省里下来了演出队。群众看到了最有趣的
-
作者:阙道华叶蓝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阙道华 通讯员 叶蓝 摄影报道
一台露天的演出,对于省里来的艺术家和演员们来说,这只不过是职业生涯里一次微不足道的经历,这只是一道例牌欢乐制造工序。然而对于广东最东边梅州山区的客家人来说,那些说着电视里的人一样标准的普通话的俊男美女,让这个元宵节跟以往有了些不同。
-
歌舞华章呈现“梦里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阎维文在演唱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主题晚会主题曲《我唱山歌等你来》。(高讯摄)
朱泽君代表梅州人民向吴伯雄戴美玉伉俪赠送金柚王和慈橙。
●朱小丹吴伯雄陈云林叶克冬任启亮王富卿谢强华招玉芳温兰子等领导嘉宾,朱泽君谭君铁等市领导及梅州干部群众共18000多人出席观看晚会
●吴伯雄戴美玉
-
编写客家山歌组建山歌艺术团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友康在创作客家山歌。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谭宇川欧阳德辉
编者按:如今的大亚湾,发展的蓬勃活力、社会的和谐之气处处显现。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上,从来就不缺少追求梦想的人们,他们用全部的热情甚至生命,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的追梦画卷。本报《大亚湾新闻》今起推出《筑梦大亚湾》栏目,记录这些人在大亚湾
-
客家讲坛昨日正式开讲 朱泽君主持启动仪式,要求打造富有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讲坛启动仪式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报告会现场。(高讯摄)
杨春贵教授作首场演讲。
朱泽君主持客家讲坛启动仪式。
本报讯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提高我市干部队伍“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的执行力和推动力,昨
-
龙川佗城承载2200余年沧桑 南越王赵佗引导中原人与南越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佗城的考棚。
佗城内修缮一新的学宫。
龙川孔庙大钟。
越王井至今保存完好。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关于赵佗龙川故城究竟在双江牛颈岭上还是佗城的学术讨论在广东省史学界激烈地进行着。10多年过去了,这场争论的最终答案已经勿庸置疑。从那时起,广东省的龙川县,就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
看世博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水乡服饰等戏剧、音乐、舞蹈、曲艺、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的舞台表演、广场表演、行进式表演和活态展示,将传统的浪漫与现代的时尚完美结合,营造精致典雅、诗情画意的艺术生活空间,渲染江南水乡的秀丽婉约与清新柔美
-
客家风情看龙岩
-
作者:严群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土楼一景
才溪红四军旧址
土楼内祠堂
万人采茶灯表演
连城古民居
配文图均为本报记者赵树宴摄
翻开闽西龙岩各县历史,走过这块1.9万平方公里的南国热土,客家人所创造的五彩纷呈的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令人眷恋,勤劳智慧的客家儿女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龙岩赢得
-
特色民居客家围龙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围龙屋敦裕堂
建造于1803年的平远东石丰泰堂
围龙屋是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梅州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上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
-
客家文化与社会矛盾疏导机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传宝
当今世界,经济上激烈的竞争,其实质是文化的竞争,即知识、哲学、价值体系上的竞争。在“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的实践中,如何继承和发扬客家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为创新社会管理注入活力,使之转化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沃土”和精神动力,是我们作为客家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