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景空中花园,心无半片尘埃 根宫佛国之醉景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中花园 盆景 景园 园林 文化旅游区 客家土楼 源模式 历史人物 博物馆 根雕
-
描述:,面积4500平方米,园内湖山奇石,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西接醉根宝塔,东临龙卧开阳,北接三期上下五千年历史人物博物馆,南面毗邻根雕佛国景点的是一片马褂树林,林间翠鸟鸣秀,叠石飞瀑,在台阶下方就能感受到凉意扑面,淙淙清响盈耳。中有一环形长廊,名曰"回思廊",造型如客家土楼,构造别致,浑厚圆润,四周陈列名家书法碑刻,中间圆形天井处古木参天,透过树叶间隙倾泻的阳光随风摇晃,环境格外清幽,那些从根雕佛国走来的游客,在此小憩,透过圆融的天井,回思佛国
-
论客语小说的美学建构:以黄火廷、李得福作品?例
-
作者:李梁淑
期号:第4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语文学 客语小说 乡土美学 母语文学 黄火廷 李得福
-
描述:从乡土语言及题材之经营,检视客语小说所呈显的乡土美学特质。其三,探讨客语小说的审美批评标准,藉由人物的对话及心理描写、语言的艺术之分析,检视客语小说的美学成就。其四,厘清客语小说与客家民间文学的差异,从作者的创作、读者的接受两方面论述其客家新文学之特质。最後总结客语小说在母语文学创作上的意义和贡献。
-
建国后东北地区筝乐发展研究
-
作者:车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国后 东北地区 筝乐 发展
-
描述:的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创作出一些具有东北音乐风格的筝乐作品,为中国古筝事业添加一朵奇葩。本文以建国后东北地区古筝的发展为主线,从东北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在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古筝艺术的源流、发展、形态和风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同时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古筝代表人物、代表曲目以及古筝活动和古筝教育的研究,对东北地区建国后的筝乐发展做以总结,并且对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五、六十年代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三章七、八十年代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四章九十年代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五章近十年来东北地区古筝事业的发展;第六章东北地区筝乐的艺术特点;第七章东北地区古筝代表人物;第八章现阶段东北地区古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客语形象词的文化探讨
-
作者:江淑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探讨 比喻 词汇 形象词 客家话
-
描述:中,印證了客家大體上是山居的族群,靠近海邊的機會較少。因為長期居住在山林之中,眼前所見動物、昆蟲、植物的詞彙中,也反映出山林物種的特色。在研究中發現客語形象詞,因為是觀察外形運用聯想,以譬喻方式命名
-
中国歌曲百花园里的辛勤耕耘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荣誉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优秀会务工作者称号,2008广东省民间艺术突出贡献奖,受省文联等文化部门的嘉奖;另在2008年中四首作品入选中央电视台大型赈灾活动专辑《众志成城》中,体现了充满爱心的人格魅力、饱满的政治热情及作品的深刻艺术感染力。 人物简介:饶荣发现任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轻音乐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国际大中华经贸促进会执行主席、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武警文工团声乐艺术指导、深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南方艺术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并多次以评委和专家身份出现在历年国内、省内的重大文化活动上,被文化艺术界视为“创新客家山歌领军人物之一” 领军客家音乐 饶荣发先生现居深圳。1976年考入广东省惠阳地区汉剧团(院),在剧团主演二线小生(主角),之前还担任过歌舞团演员并曾被委派学习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大春”角色。
-
寻找赣之源
-
作者:李军
期号:第8期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代的相对个性。它以变化无穷、充满活力的母性慈爱,默默地编织着一条条生态链条,把江西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并忠诚地记录着其生命的孕育、繁衍、生长、衰老、再孕育、再繁衍的整个历史变迁过程。它不仅仅是江西赣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历史是一条河。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人类文明的发展,莫不是以大河流域为主要舞台。在这条终日流淌的大河旁,涌现出许许多多重要人物。如唐宋八大家就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个领军人物生活在这条河流上,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初唐四杰王勃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情操;由明至清,江西两次移民大迁徙,客家人漂洋过海遍及五洲。一时间,十八滩头成为土客文化分界线,千年古风凝成客家文化之精髓。
-
BEAUTIFUL LANTRERNS IN THE ZH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真实。比如一副“白鹤捕蜻蜓?? ”,从俯视的角度画白鹤,有力的长脖子硬挺向蜻蜓,粗糙的线条忠信花灯按使用范围分有伯公灯、娘娘灯、廊灯等;按工艺花种分有缭丝灯、参灯和普通灯等。普通灯又演变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
广东客家娘酒中风味物质研究
-
作者:冯爱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娘酒 客家黄酒 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
描述:=-0.172+0.297X1+0.746X2+6.697X3+4.98X4-0.043X5-0.007X6+0.006X7+0.014X8-0.011X9分析了客家娘酒中4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醇类化合物13种、酯类化合物14种、酸类化合物9种、醛类化合物9种和酮类化合物4种,总含量为
-
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投入运营
-
作者:俞祥波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12月13日,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举行项目说明会,100多名客商到场,部分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协议。这意味着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由立泓(福建)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位于城区南大门,是国家发改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客家始祖文化园”建设项目的
-
客家传统服饰研究
-
作者:钟庆禄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服饰 原材料 形制 色彩 纹样 工艺
-
描述:木棉和土蚕,客家传统服饰所需之棉布大量买自外地,丝绸则很少使用。服饰形制比较固定,色彩以蓝、灰、黑等素色为主,纹样众多,且富有象征意义,制作工艺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