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与屯堡文化的比较研究
-
作者:王国栋
期号:第1期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屯堡文化 比较研究
-
描述:通过简单介绍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这两种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进一步阐述这两种文化在当今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可以揭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规律,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土客冲突、商镇发展与民俗创造:江西上犹营前圩的个案研究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1期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民俗 赣南 门榜 九狮拜象
-
描述:拜象。可以说,营前地区独特的两种民俗———"门榜"和"九狮拜象",并非单纯的"客家民俗",而是营前各宗族历经土客冲突与融合,面对变动的社区政治经济格局,对原有民俗的"发明"和"创造"。从本质上
-
民系理论的初步探索:客家学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
作者:王东林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民系 客家 吸收性 排他性 稳定性 变异性
-
描述:基本理论问题。
-
简论双语和双方言
-
作者:陈恩泉
期号:第2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语双方言 双方言区 普通话 汉语方言 方言文化 粤方言 双语制度 少数民族语 双语现象 客家方言
-
描述:简论双语和双方言陈恩泉一、双语现象1.1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或双重语言制)①是英语bilingualism一词的翻译,是指个人或语言(方言)集团成员,在家庭言语影响下说两种话,或者通过正规语言教育掌握一门外国语或外族语的现象。双语现象也叫双语制(...
-
客家山歌概述(二)
-
作者:温萍
期号:第4期
来源:广州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切分节奏 音乐 节拍 艺术风格 社会历史背景 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 拍子 特点
-
描述: 三、客家山歌的音乐及其特点山歌中的音乐和歌词,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山歌中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表现,是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共同完成的。“客家山歌”之所以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是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的。
-
台湾国语词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的对比及几个有关问题
-
作者:周志远
期号:第3期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汇 国语 现代汉语普通话 台湾 大陆 词形相同 有关问题 地域方言 高山族 分词
-
描述:先使用的是两种汉语方言: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本世纪初,大陆推行国语运动时,台湾正值“日据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台湾人民说日语,同时禁止他们说汉语。因而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台湾居民中能说汉语的人极少。年轻的只会说日
-
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话和本地话
-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客籍话 本地话
-
描述:江西是客家方言的重要分布区,江西境内的客家方言,有客籍话和本地话之分。本文深入探讨了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话和本地话与居民史的关系,分析了操这两种不同方言的居民在迁徙时间和来源上的不同。最后,从语言内部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上,说明了它们的异同。
-
原汁原味清流产 可口可心豆腐皮
-
作者:周文捷
期号:第11期
来源:消费指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豆腐皮 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清流县 客家人 可口 福建省 国家质检总局 蛋白质含量 正式批准
-
描述:如果细数中国的传统佳肴,四方美味、八大菜系,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一两种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豆腐皮也可以色、香、味俱全。福建清流豆腐皮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豆皮王,尤其是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后,这道客家风味也更加变得香醇可口起来。
-
学生思维定势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负迁移的研究:以客家方言学生为例
-
作者:李裕娴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思维定势 英语习得
-
描述:客家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根深蒂固的客家话思维定势不可避免地干扰大学英语学习中有限的英语思维。借助客家话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音、词汇、句子、篇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避免中文式英语产生。
-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
-
作者:陈心林
期号:第3期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潭溪土家族 族群认同 社会记忆
-
描述:通过对族群起源的建构性解释,阐明了潭溪三大族群——土家、苗家、客家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式:同胞三兄弟和分化的三兄弟;前者隐喻着三大族群共生共存、平等竞争的族群关系,后者则隐喻着三大族群间的不平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