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75)
期刊(2511)
学位论文(532)
图书(75)
会议论文(63)
视频(2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75)
期刊 (2511)
学位论文 (532)
图书 (75)
会议论文 (63)
视频 (29)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31)
2014(2865)
2013(619)
2012(624)
2011(583)
2010(504)
2009(263)
2008(263)
2007(145)
2004(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588)
惠州日报(156)
客家研究辑刊(129)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86)
音乐大观(5)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
新校园(学习 中旬刊)(1)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1)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1)
咸宁学院学报(1)
客家文化的灵秀之地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关西新围内景。 关西新围全景。 关西新围欢歌笑语。 李慧廖碧星文/图 编者按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仍未有大的
客家女子:蝶变的花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朝颜 忍冬花 一朵忍冬花,开放在1930年代的烽火里。 “送郎去当红军,切莫想家庭,家中哪事务呀妹妹会小心……”只一场和着歌声与泪水的送别,便足以将她终生的命运定下基调。思恋是开遍了河畔田埂的忍冬花,一树树,一蓬蓬,旺盛地爬满她空旷的内心。揭开士林蓝的偏襟衫,怀中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扛起坚硬的
客家商业招牌及其变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老字号:“聚盛祥” 客家老字号:“万和” 【摭拾】 冯锡煌 作为商铺标志,区分行业经济性质和经营特点,用于招徕顾客的商业招牌,在客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明代以前的商业招牌,多用布帛制作,挂在酒坊、栈房或食宿之店,称为“酒望”、“店招”,又称为“幌子”。那时,乡村街市都
再走客家围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末闲暇,我决定故地重游,再走围屋!因为工作关系,我早已是花萼楼的常客了,每次到这里,我都要在楼上楼下转转,行走在烟影斑驳楼道,眸光随意停留于寸墙片瓦,沧桑感总是奔涌而来,残落的墙泥、灰垢的瓦片、静穆的古井、光滑的卵石,无不交叠着生与死、喜与泪、沉与浮、昼与夜的慷慨悲歌。几百年来,在每一个晨炊和夕
客家山区的妈祖海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平远仁居镇天后宫坐落于东门驾虹桥畔。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廿五年(1597)。 平远仁居镇天后宫坐落于东门驾虹桥畔。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廿五年(1597)。 探幽 平远县仁居镇东门驾虹桥畔的天后宫,是周边镇村善男信女膜拜“海神”妈祖的圣地。逢年过节和初一、十五,香客们都会前往焚香点烛,虔诚祈福。每年妈祖娘
客家先行促两岸统一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阮次山为客家讲坛作报告。(高讯摄) 本报记者刘龙胜李莹 人物简介 阮次山,现任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1946年出生于广西,自小随父赴台湾,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后到美国深造。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曾采访了数百位处于全球政治经济舞台最关键、最敏感位置的叱咤风云人物,其专栏文章在新
客家过年习俗知多少?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年初二,大万曾氏族人到大万世居祭祖。 张海深供图 聚焦 你知道过年要准备什么吗?过年有什么禁忌吗?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以客家人为主的坪山也有自己的春节习俗,杀鸡宰鹅、洗浴祭祖,旧时坪山的年味不可谓不浓,那么,坪山客家人到底有怎样的过年习俗呢?南都记者带你去感受一下吧。 “年廿八
百年荔枝林飘香客家菜
作者:包国军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坐落在一片荔枝林中的荔园春农庄。 “欢迎您来这里赏百年荔枝林、看古建筑、吃农家菜!”坪地街道六联社区鹤坑居民小组有个农庄老板,创造性地把当地的客家文化遗产进行“资源整合”,不仅借此发展农庄经济,还向人们宣传介绍了客家文化。 农庄经济有特色 8月5日傍晚,记者来到坐落在一片荔枝林中名叫“荔园春”的农
客家黄酒进入“品牌时代”
作者: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深圳商报记者 何 鑫 黄酒、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客家黄酒则是我国黄酒体系中重要分支。但遗憾的是,多年来客家黄酒囿于甜腻的口感,始终无法进入餐饮和大众消费,仅限于家庭炖鸡煮鱼坐月子使用,产量和销量无法突破。如今,随着《广东黄酒》地方标准的实施,原本“小而散”的客家黄酒将进入“品牌时代”
客家车碓魅力潜藏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永泰 车碓,发明于西汉,兴盛于三国。既是去秕、脱壳的粮食加工工具,也是粉碎饲料、造纸原料等的生产工具。客家先民南迁后,在没有机械和电力的年代,这种先进工具传播在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地区,由于它省工、省力、高效,几百年来被客家人广泛使用。 车碓,由水车和碓两部分组成。 水车,用24根同样大小的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