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来,梅州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上,文化部正式授予梅州“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牌匾。这一沉甸甸的称号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上下三年“磨剑”,力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大旗,逐鹿群雄,最终脱颖而出的智慧和心血。
2006年9月,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在全国各地引起关注:《国家“十一五”
-
永安客家老年歌舞队其乐融融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2月6日,永安市客家中老年歌舞队在龟山公园江边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吸引了数百名群众驻足观看。歌舞队近50人,每天下午他们自发组织到江边拉起二胡,唱起客家、革命歌谣,跳起采茶舞等舞蹈,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共同抒发对客家的深情厚谊。
(胡阳芝 陈莉莉 摄影报道)
-
客家歌曲《十送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燕秀
昔日,大埔流传着一首以原生态唱法、以客家话传唱的爱情歌曲《送妹歌》,又叫《十送妹》。此歌描写一对乡村青年,两地相恋,两村又相距三十里,男青年送初恋女子返家,途中经过古井、水塘、观音亭、石桥、五里冈、长龙冈、银河、分水冈等山村景地。因此,一路送行,每到一处唱一段歌,歌词质朴真诚,表露出真
-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
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学之行动研究:以苗栗县建功国小三年级舞蹈
-
作者:温丽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客家意象 行动研究
-
描述:研究與質化研究為主,將所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做分析:包括參與觀察、學習單、深度訪談法、教師省思札記、協同研究教師記錄、教師評鑑表。研究發現(1)客家意象融入舞蹈班教學有待提昇;(2)舞蹈班學生對於客家意象
-
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颁奖晚会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曾志明 罗姝 刘菲菲)昨晚,中国音乐家协会和龙岩市委、市政府在龙岩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客家之歌――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颁奖晚会,为本次大赛的十大金曲奖和最佳作词奖、最佳作曲奖、最佳演唱奖、最佳编曲奖获得者颁奖。
&nbs p;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中国侨联原副主席林明江,解放军
-
客家狂欢闹元宵
-
作者:钟茂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舞龙灯
客家打船灯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值百花盛开的季节。赏花、挂灯笼、闹花灯等民俗都极具狂欢的色彩。
就闹花灯,别的地方大都只一天,闽西地区一般为三天,而在闽粤赣边交界处的武平中山镇却整整七天――正月十三上灯,一直闹到正月十九,不醉不罢休。闹灯时,主人
-
稻作与客家文化培育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开顺
稻作――水稻生产活动,是人类物质文明跨越式进步的结果,并且,由稻作而产生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是由于稻作生产而生发出来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赣闽粤边地,由旱作转换为稻作,其文化的培育与形成无不与稻作有关。
客家精神在早期的稻作生产中形成
客家先
-
客家儿歌两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水源
客家儿歌形式多样,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在过去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根据社会现象,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形成了既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又可以教育后人的客家儿歌。客家儿歌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说话能力,使儿童变得口齿流利,不重舌不结舌。下举两例以说明。
一
蔗姑子咋咋,担水淋蔗。淋蔗肚
-
品味赣南客家女的色彩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日前,我作为中国作协“走进红色岁月”瑞金团的成员来到了写满血与火记忆的赣南。此时的赣南草长莺飞,满目红翠,红的是花朵、是泥土、是血色的印记、是革命的情怀、更是十万八千多位烈士生命燃烧的火焰;绿的是秧苗、是树林、是希望的田野、是生态的家园、是勤劳的赣南人民为山川披上的碧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