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高僧慈航法师的传奇人生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宁江炳
慈航于光绪乙末年(公元1895―1954年)八月初七出身于耕读世家,建宁县溪口镇艾阳村人。据建宁《艾氏族谱》载:南宋末年,元兵侵犯凉州,艾姓兄弟自甘肃天水逃难至建宁西图际定居。建宁艾氏奉艾淑南为始祖,后西图际改称艾阳村。父亲艾炳元是清末国子监生,母亲谢氏系出当地名门。艾炳元给婴
-
基因寻根:画出客家人的寻亲地图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文/图
2011年8月,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创始人孙朝辉应邀做客央视网华人频道,接受专访。
“真没想到,我竟与宁化的傅姓家族是亲戚。”10月24日,台湾台北的傅先生与记者通电子邮件,道出了开心事。
傅先生76岁,族谱记载家族从广东梅县迁往台湾,但再往上就不知道了
-
罗秋俊:身在海外,情系客家
-
作者:刘遐昶林煌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秋俊在参访梅州期间与团市委书记何铭峰(右)互赠纪念品
【新生代】
人物档案:罗秋俊,祖籍梅县程江,197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小商人家庭;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青年团副总秘书兼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特别事务官;曾经是最年轻的市议员和华人政党成员。作为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第三代客家人,他秉
-
神秘的客家家族史吸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来梅探究 把“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龙升在小都村作田野调查时采访李国泰先生
■天下客家梅州时空网文/赖俊权
[传真]
■核心提示
一个弱小的异地女子,何以会远涉重洋来到客家农村,又何以会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她是怎样和当地村民交流相处的?她叫龙升,一个钟情“口述史”并把它引入客家研究
-
凌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赞誉梅州是—— 客家人的精神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峰接受记者采访时声情并茂地在讲述。
●本报记者李少凤古礼贤
多年来,凌峰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四处奔走,他孜孜不倦的精神为国人所敬重和钦佩。他所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不仅将镜头对准大陆的山川雄姿、风土人情,更关注人的命运,以人为载体,记录历史,生动地展现了中华大地日新月异
-
“无房户”无法办理当地户口,结婚、生子、教育皆“碰壁”无房
-
作者:蒋铮 巢文芯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对新人在广州黄埔区南海神庙千年古牌坊前举行婚典仪式。不少无房“新客家”仍在期待翻越婚姻面前这道“户关”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摄(资料图片)
羊城晚报记者&蒋铮&实习生&巢文芯
8月14日,傍晚7时30分,刘若兰下班回到了南海黄岐的家。女儿小玉扑出来迎接妈妈,刘若兰却笑不出来。“小
-
蕉妹儿客家山歌唱出流行味具有时尚元素的客语歌曲在我市乐坛独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赖春晓(左一)、谢晓燕(左二)、曾冰华(左三)唱起了山歌。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三人正在研究曲谱。
在我市有一支名为“蕉妹儿”的音乐组合,她们以青春靓丽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多次参加大型演出活动。凭借演唱具有时尚元素的客语歌曲在我市乐坛独树一帜,并频频获奖。近日,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谈梅州古村落的保护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曹保明在讲述对梅州古村落的看法。
●本报记者李莹古礼贤
人物简介:曹保明,著名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参加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之前,曹保明已经在梅州呆
-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宋小明谈客家音乐发展与创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李少凤
人物简介:宋小明,1951年2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从事节目策划和音乐文学创作,现就职于中国歌舞团创作中心。歌词代表作《你是这样的人》、《中国功夫》等。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
-
天河立交食街:半街搬离半街在150米内街主打夜宵十年整,有
-
作者:沈倩倩 刘竹溪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宝岛易攻一蟹难求)昨晚,天河立交食街上,工人正在捡废品。实习生&林宏贤&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昨晚,天河立交食街左边照常营业,右边已熄灯停业。实习生&林宏贤&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昨日下午6时,天河立交食街北侧五家餐厅正在进行搬迁的收尾工作,一张张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