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南方都市报>  天河立交食街:半街搬离半街在150米内街主打夜宵十年整,有

天河立交食街:半街搬离半街在150米内街主打夜宵十年整,有

作者:沈倩倩刘竹溪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3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GA12)广州读本 广场

【入库时间】20121120

【全文挂接】

【全文】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宝岛易攻一蟹难求)

昨晚,天河立交食街上,工人正在捡废品。实习生&林宏贤&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昨晚,天河立交食街左边照常营业,右边已熄灯停业。实习生&林宏贤&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昨日下午6时,天河立交食街北侧五家餐厅正在进行搬迁的收尾工作,一张张服务了无数食客的桌椅被拆卸、堆叠,扔上货车,桌椅的主人跟废品回收商人讨价还价,希望能多挽回一点点损失;而食街南侧四家餐厅,伙计们坐在门,用刀子撬开一只又一只生蚝,咨客引导着开豪车的顾客泊车,烧烤的烟火气和海产的腥气一如既往。

明日,这条长150米、闻名全广州的食街,就将被拆掉一半。面临拆迁的老板们一边在焦急搬店,一边不舍地相互道别。要道别的不仅仅是老主顾、老对手,还有这块让他们事业发迹的故地。

每天凌晨二三点,当广州这座城市慢慢进入沉睡中时,处于城市中心的天河立交食街,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店前的空地上停满了来吃夜宵的车,店门前的伙计精力充沛地招揽着来来往往的饮食男女。生意火爆时,餐桌都排在外面跟车辆抢位。

据了解,这条150米长的食街已有十年历史,扎根的10家餐馆少说也有5年历史。毗邻天河立交、中山一立交和广州大道三条干线,交通便利加之周围没有住宅小区,多年来鲜有居民投诉其喧哗闹人,食街的人气之旺真的是有理由的。

本月9号,物业下达的拆迁通知让不少老板措手不及。因四五八医院需用地建造小区侧门,包括二郎田鸡、明都砂锅粥在内的5家食店和辉记的2/3的店铺在内,都要在今天前搬离。

“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新铺。”多数面临被拆迁的老板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只好将店里的东西搬至其他分店,19号把员工工资一结算,大家就算散伙了。“虽然近几年开了分店,但生意都不如这里火。”明都砂锅粥老板很困扰,不知道老本生意还做不做得下去。

最高兴的可能要数不在拆迁之列的蚝德喜王老板。他说:“等他们一拆,我这里肯定就更旺了。”但食杂店杨老板却没这么乐观。他说,到底旺不旺,一两个月难见分晓,“拆了一半整个氛围就没了,容纳客人的量也有限了,昔日的热闹不知还会不会存在啊。”

食街一半要拆的消息传出后,吃货们纷纷赶来捧最后的场。二郎田鸡17日停业那晚,还有不少客人赶来,没想到失望而归。“这里离我工作的单位很近,有时下班后便和同事走路过来吃田鸡,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去三次。”柴小姐称,虽然二郎田鸡搬至不远的沙河立交,但毕竟以后去都要以车代步,所以应该不会像昔日一样去得如此频繁。

不少食客认为,拆迁的店面除二郎田鸡外,都不是特别出名。“还能吃到蚝德喜的烤生蚝,还能喝到辉记的粥,也不算遗憾。”但不少市民担心,拆了一半的食街,可能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风韵。

食街风云

砂锅粥与烤生蚝的十年离合事

“从物业招租起,我就在这里开食杂店,今年9月3号,正好是我在这条街整整十年的日子。”此次拆迁范围也包括了杨老板的食杂店,但他和妻子倒不着急另找档,反坐在店门喝起茶,和人聊起这条街的前尘往事。

10年前

潮汕人来了,黑街变夜宵一条街

“十年前,这条街就是一条‘黑路’,开的店五花八门,做餐饮的很难火起来。”据杨老板回忆,当时一楼档铺有的做洗车、有的做广告印刷、有的做废品收购,还有五金店等,做餐饮的多在二楼。

“一对开餐馆的小夫妻,最后亏得只剩下一袋衣服回家了。”杨老板说,辉记是最早在一楼开档的餐饮店,当时面积就只有几十平方米,老板是潮汕人,主打潮汕砂锅粥,时间一长,宵夜时间来喝粥的人多了起来。

“物业看到砂锅粥店很旺,便有意将此街打造成一条砂锅粥街。”杨老板称,租金一到期,原先那些废品回收店、五金店等店主便纷纷被赶走,出再高的钱也不租给他们。辉记火了,明都砂锅粥、和兴砂锅粥、惠新砂锅粥闻讯也纷纷赶来开业。

“当时都是老乡带老乡,听说旺我们就过来了。”明都砂锅粥老板称,一个潮汕人发财,带动了许多同乡来此扎根。(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宝岛易攻一蟹难求)

食街越来越旺,辉记也从原来的几十平方米变成了如今500多平方米的两层大店,其他砂锅粥店也跟着不断装修扩张。之后二郎田鸡等不同风味餐馆的加入,更让这条食街的人气旺到一发不可收拾。

7年前

老广州来了,食街唱起了对台戏

和俗套的商战剧一样,随着“天河立交食街”的名声慢慢传开,一起打拼出来的合作伙伴之间也开始了暗战。

蚝德喜是以炭烤生蚝出名,此次幸免于拆迁之波,老板王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广州人。来天河立交前,他在德兴路的烤蚝店已经小有名气。回忆起7年前刚来天河立交开店的事,得从他和辉记砂锅粥店的互通有无开始。

“来我这里吃烤生蚝的,如果想喝砂锅粥,我就去辉记那里拿。辉记的客人要吃生蚝,他的老板就来我这里取。”当时,两家店都是临街小铺,吃饭的桌台都要摆在外面,除了揽客管账,老板自己每天还要自己骑着摩托车去水产市场运生蚝。(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宝岛易攻一蟹难求)

砂锅粥和烤生蚝这对组合,慢慢地带旺了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小街。跟蚝德喜合作最多的辉记砂锅粥店开始自己做烤生蚝,蚝德喜也针锋相对地推出了潮汕砂锅粥,两家渐渐唱起了对台戏。

或许是竞争带来了动力,随着合作关系的终结,两家店的生意都越做越大。蚝德喜就从最初的一个档扩展为现在的六个,每次扩张带来的成本激增都让王先生如履薄冰,但是食街的兴旺气候已成,一次又一次的扩张都取得了成功。

6年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宝岛易攻一蟹难求)

湖南人来了,食街添辣生意更劲

就在这条“黑街”被蚝德喜和辉记越带越旺时,湖南人侯先生开的二郎田鸡店,进驻了无人应租的三楼商铺。

侯先生回忆说,从湖南来广州当兵,退伍后开了一年出租车,随后在珠江宾馆边上开起了快餐店创业。18平方米的店面只有四张桌,一天可能都没有一个客人来。

“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压力很大,一家人等着我赚钱养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建议下,侯老板开始专做田鸡。“现在的二郎田鸡锅底料,都是我经过近百次调配和尝试的成果。”当他的田鸡店打出点名气后,他才决定迁来天河立交食街。

“我一来这里开店,来吃田鸡的队伍从三楼排到一楼。”侯老板中的田鸡效应,让三家店铺的老板对到底是谁带旺了天河立交这条食街,各执一词,都说是各自的到来彻底带旺了这条街。

侯老板笑称,当初和物业签合同租下三楼1000平米店面时,物业打赌他不出两个月就会撤场。谁都没想到他的生意会越来越旺。7年间,二郎田鸡在全国开了78家分店,仅天河立交的二郎田鸡店每月就有数十万的收入。其间,物业也顺势把租金从10000元/月涨到50000元/月。

回想起22年前怀揣着200元来到广州,侯老板根本没有想到22年后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位于天河立交食街店是我的二郎田鸡在广州的第一家店,也是全国第一家店。”侯老板说,做来做去,还是天河立交这店生意最好,“待了7年,要走了很舍不得。”

而一直让人艳羡不已的田鸡生意,在这次的拆迁中,终于让同行有了机会。据悉,早在几个月前,蚝德喜已开始做起了田鸡生意。

当时都是潮汕老乡带潮汕老乡,听说旺我们就过来了。如今换个地方也要把这行做下去。———&明都砂锅粥老板

这里离天河的夜店很近,从夜店出来刚喝完酒,来这里喝粥是最养胃的。———&杂货店杨老板

7年间,二郎田鸡在全国开了78家分店,做来做去,还是天河立交这店生意最好,每月就有数十万元的收入。待了7年,要走了很舍不得。———&二郎田鸡老板侯先生

这一拆,我拿了工资就回农村去养猪。———&和兴砂锅粥伙计

还能吃到蚝德喜的烤生蚝,还能喝到辉记的粥,也不算遗憾。

———&老食客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沈倩倩&刘竹溪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