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生:机智勇敢的客家将军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刘永泰
刘永生,福建上杭县稔田镇(丰稔)严坑村人。1928年入党,历任赤卫队大队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省独立第一师红八团团长。红军长征后,留在杭(上杭)永(永定)边界开展游击战争,任永东游击司令员,“王涛支队”支队长、闽粤赣边纵队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
-
粤东客家地区的传统小食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国光 文/图 灰水为媒娶美人 古时候,有一位书生喜欢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是不知道如何认识她以成就姻缘,于是请教于一个颇有本事的媒婆。刚巧那个媒婆与姑娘家中有些往来,认识那个姑娘,媒婆建议:那个姑娘很喜欢吃瓜子,而且吃得很多,你就去买些瓜子送给她吃罢。于是,书生天天都买很多瓜子,然后托媒婆找些理由
-
两岸客家文学同根同种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冷剑波
对话人物简介
古远清教授出生于梅县梅西大坪镇西山村赤岭头,1953年毕业于大坪程风中学,1959年毕业于梅县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国内
-
客家年俗,在传承中绽放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瑞金市叶坪乡,在祖祠堂里,谢家宗亲按传统礼仪割鸡礼迎祖祭。
宁都县黄石镇,在祖祠堂前,身前摆满祭品的客家农村妇女在虔诚地等候祭祖仪式。
宁都县黄石镇,人们燃放鞭炮迎接前来祭祀的祭师们。
○记者刘念海 廖祥云 文/图
今年春节,央视“新春走基层”以“家风是什么”为主题进行了采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
-
岁月沧桑,带不走那些客家“宝贝”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头戴客家凉帽的邱阿婆。
↑坪地客家老旧物。
余氏宗祠。
散落于坪地街道居民家中的箩筐、簸箕等旧物,似乎只能是活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但却见证了客家人生活的变迁——
本报记者 包国军 文/图
箩筐、簸箕、几十年前客家妇女穿的衣裳……这些似乎只能活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在大都市深圳偏远一
-
从客家山村放飞的驭风男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翠霞特约记者傅亮
前不久,本报刊登了龙南籍空气动力专家王勋年的事迹。王勋年,这位从赣南客家山村走出去的风洞专家,扎根深山27年,用青春和智慧为祖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谱写了一曲壮美之歌。他的求学年代是怎样度过的,他与亲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走进龙南,探寻王勋年的成长足迹——
(一)
-
广州白云区:太和第一小学打“客家文化”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采风】
课外辅导员给学生讲解客家美食的制作和品尝。
学习刺绣。
这哪里是一所小学?这明明是一座客家风情园!走进白云区太和第一小学的校门,你会欣赏到绣在竹簸箕上的花朵,听到余韵悠长的客家山歌。如果来得巧、碰上“客家美食课”开课,还能大饱口福,吃到原汁原味的客家菜!白云区太和一小有一半以上的在校
-
平远首届程旼文化节载五福耀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省评定的“南粤先贤”程旼,是客家人文鼻祖。这已是众人皆知。然而,经考证得出的“1600多年前程从中原带来‘福’文化落户平远”的历史结论,却鲜为人知。1600多年前,程旼从中原南迁到平远带来“福”文化,造福一方,为百姓谋福利,从此平远亦称“福地”。程旼·福文化造“福”客家文化的故事,恒久隽永。今
-
石寨村:客家古村“长寿之乡”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长寿之乡”石寨古村落。
距今有380多年历史的树德楼。
寓意“青云直上”的青云塔。
石寨红军路。
翠绿怡人的竹林景观。
位置
来历
概况
位于梅州蕉岭县东部,地处闽粤交汇处。
有着500多年历史,由郭氏郭仲一(田佑)公,于明朝正统年
-
迎大运,客家围屋准备好了吗?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鹤湖新居是目前龙岗最大的客家围屋。资料图片
每每世界上大型的体育盛会上演时,东道主都会精心组织,将本国、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今年大运会就将在深圳举办,作为大运会赛事的主要承办地,届时,龙岗能让世界看些什么,又让前来龙岗参赛的一万多名国外运动员、友人看些什么?
客家围屋,俗称土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