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世”对梅州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以工农业为例
-
作者:刘庆琴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经济发展 中国 农业 人文优势 侨乡 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及对策 机遇和挑战 “入世”
-
描述:关于梅州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往学界进行了一些探讨,大家都意识到到梅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大家认为梅州具有发展经济的丰富资源、人文优势和侨乡优势,另一方面梅州又存在观念落后、交通不便和小农意识思想浓厚的缺陷。本文主要从工农业方面探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梅州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以橙为媒 相约赣州:记第三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
-
作者:周圆圆
期号:第46期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公害脐橙 赣州市 脐橙产业 江西省 文化广场 客家文化 气候宜人 赣南 矮牵牛 万寿菊
-
描述:在江西省赣州市南门文化广场,园林工人正把盛开的杜鹃花放进路灯上安装的花架。为迎接第三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的到来,市园林局用矮牵牛、万寿菊、杜鹃等鲜花扮靓南门文化广场和市内主要道路街道,中心城区被装扮一新。这里的气候宜人、人民热情、街道整洁、脐橙香甜,这里就是
-
结构所引起的辅音音变续论:粤中客家话的f演变及见组合口成分
-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3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中客家话 声母 音节结构 辅音音变
-
描述:东江客家话惠州及博罗两地早前的f声母发生了分化,在主要元音不是u时变为v,其余仍为f或者h。东江客家话的见组合口成分的存留也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在主要元音不是a或e时脱落,u作为韵核时则保留。这两个变化都与音节结构差异制约辅音变化有关。
-
赣南客家方言区基础教育中的普通话推广现状及对策
-
作者:刘慧 温书鸿
期号:第11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地区 小学教育 普通话 客家方言 教学方法
-
描述:客家方言是赣南地区人民普遍使用的方言。客家方言与普通话相距较远,因此该地区整体普通话水平不高,这与赣南地区振兴发展的大局不适应。本文对赣南客家方言区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中的推普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客家电视开播谈话节目《暗香风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台湾电视、电影业发展超过了一甲子,不但蕴藏了这片土地上丰厚的人文养分,也持续孕育了朝向未来生长蔓延的展新文创。日前,客家电视台开播了一档全新谈话节目《暗香风华》,该节目透过新生代主持人钟依芹,介绍众多客家人物长年来对台湾电视、电影及表演艺术的贡献,引领观众以客家视角出发,让观众深入分享这群客家名人的
-
客家方言古语词特点概说:以梅县话为例
-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梅县话 古语词
-
描述:以梅县话为例,客家方言古语词的特点主要有:在词形上以单音词居多;在词义上以保留古义多,发展新义少;在历史层次上以隋唐以前的古语词为多,其次是宋代的古语词,再次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古语词;在和周边方言的关系上表现为与闽语共有的古语词最多。
-
客家文化评论应得到更多重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立基(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梅州日报》理论版要着眼于推出一批本土意见领袖,就当前群众关心关注的大小事件给出见解独到、精当犀利的说法,让每篇评论都有一两句话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茶余饭后的话题,非如此无以彰显《梅州日报》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但从长远看,不应只做政经民生类的硬评论,客家文化评论
-
汀江河畔的童话:纪念刘启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
作者:宋展生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童话 人生智慧 国学 闽西客家 司马迁 记忆 母亲河 鹦鹉赋 祢衡 新罗
-
描述:(一)汀江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三元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古老的闽西客家母亲河汀江,在古汀州打个滚后便挺起身板奔流南下,甫临杭川,却悠然温柔放怀,缓缓流淌,迂回环抱,三曲绕城,娓娓诉说这里人文鼎盛,诗画之乡:宋李源,明莫梦
-
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及书面材料中和普通话“给”“和”相对应的词
-
作者:巢宗祺
期号:第4期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书面语 普通话 给 和 对应词 形式 分布 联系
-
描述:根据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的资料以及一些书面资料,对与普通话里的“给”“和”相对应的词的语言形式、分布状况作一简要描写,可以初步窥见这些“对应词”之间的联系。
-
浅议汉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客家话①研究:以三个入声字为例
-
作者:罗鑫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现代汉语普通话 入声字 客家话 中古时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
描述:众所周知,中古时代(约6世纪-lO世纪)的汉语有4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4声,但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平上去人”,后者指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