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79)
期刊(327)
学位论文(90)
图书(76)
视频(13)
会议论文(8)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79)
期刊 (327)
学位论文 (90)
图书 (76)
视频 (13)
会议论文 (8)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4)
2014(498)
2013(245)
2012(246)
2011(278)
2010(268)
2009(121)
2008(121)
2007(45)
2006(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7)
闽西日报(119)
惠州日报(73)
客家研究辑刊(23)
广州:花城出版社(7)
梅县侨声(5)
人民音乐(4)
源流(3)
中国音乐(2)
美食(1)
《客家风情》唱响海内外
作者:吴绪山 卢胜文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深圳特区报丰顺2月15日电(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卢胜文)记者从梅州市丰顺县有关部门获悉,由两岸艺术家携手打造的客家音乐艺术精品《客家风情》MV将于2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栏目首播,向海内外展示浓郁的客家文化及秀丽风光。《客家风情》是一首描写客家人南迁的山歌,由著名词作家蒋开儒作词,
客家文化传递中学校与社区的角色探究─以南投县国姓乡为例
作者:赵志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传递  学校  社区组织 
描述:語言漸漸已被河洛語言所取代。惟近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當地公所積極推動客家文化保存政策,語言已漸有復甦之勢。二、當地學校客家語言教育推動熱絡,學校內部亦發展許多客家特色社團,如:謠、舞蹈、北管八音與鼓
现代客语诗之表现形式研究
作者:林樱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客语诗  客家文学  客家文化 
描述:行討論,第一章為緒論,概述論文主、客觀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再探討現代客語詩的研究現況和選材原則,最後為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作說明。第二章為客家文學中的現代客語詩,先對客家文學的涵義與範疇作一界定,再歸納現代客語詩的源流,對眾多名稱統整定名,最後,介紹著名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為「現代客語詩的創作取材方向」,探究客家詩人的創作動機,以古今客家人的生活體現、情感心緒作為分類依據,以重構族群的精神文化為表現方式。第四章為「現代客語詩的母語詞彙融入」,從語譯與特殊母語詞彙的角度,來看現代客語詩無可取代的特性,並省思母語文字化的難題及其因應辦法。第五章為「現代客語詩的音樂節奏特色」,探究現代客語詩如何在修辭技巧、自然音韻、句式變化、意象跳躍等技巧方面,呈現出特有的音樂性與節奏性。第六章為「現代客語詩的句法結構表現」,探討現代客語詩中詞彙結構與句型結構,包含詞序相反、動詞形容詞重疊所代表的意義,還有在承襲山歌音樂曲式的部分,有何新舊差異。第七章為「現代客語詩的敘事技巧手法」,用寫實主義的視角來觀察現代客語詩,在敘事技巧中的形象/塑造、真誠/詳盡、細瑣/鋪排、關懷/思理等方面的表現。
第八章為結論,總結之前的論述,並歸納現代客語詩在文化、社會、語言、文學、教育上的價值,以及分享筆者的研究成果與願景。
九年一贯国小国语教科书中乡土文化内容之研究
作者:吴丽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文化  九年一贯课程  国语科  教科书 
描述:文學的角度來呈現對臺灣的鄉土情,內容很 少。(六)「鄉土藝術」:從介紹布袋戲、仔戲及本土的藝術品中,傳遞鄉 土藝術之美,但「音樂舞蹈」的題材均不足。 根據上述研究之結論,提出建議。
台灣客家山歌文化之研究
作者:劉煥雲 張民光 黃尚煃  期号:第4期 来源:漢學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客家文藝復興 
描述:旨在研究客家山歌的文化內涵,分析客家山歌之起源、種類、詞,並探討台灣客家山歌沒落之現象,詮釋山歌有助於客家話與客家文化之傳承;由山歌的推廣擴大到,謀求台灣客家文化的全面復興。
目录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罗思容2008年叫我的是“客家蓝调”会好一些 2010年画画是开展某一种可能性 O16 动物园6个起舞的青年 018 城事各国城市里发生的趣闻 023 同城各城市里的自发活动
战後台湾客家音乐的建制化历程:以《中原(苗友)》月刊(19
作者:许馨文  期号:第171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  音乐社会史  建制化  地方报刊  中原苗友 
描述:協會的組成、「改進」運動的推行、歌唱比賽與音樂會的風行、客家音樂的赴日巡演、謠教育課程的施行,以及客家廣播劇、唱片、電影電視節目的製作。其次,我檢視這些機構性音樂活動的建制邏輯,分析它們如何促成客家
城变 洛带古镇:娱乐化的客家婚礼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公里外的达州嫁过来的客家媳妇。此刻新娘身披洁白婚纱,新郎一袭白色西装,两个人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如同三月的阳光。 洛带古镇,堪称中国西部地区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方,这里独特的客家婚俗风情更是闻名于世。 就在邹军和他的新娘忙着记录他们的爱情幸福生活这会儿,五凤楼广场上不知几时已经集合起了一支特殊的迎亲队伍,前头是腰鼓队,接着一溜鸡公车,再后面就是秧歌队。这支队伍从广场出发,一路吹吹打打向着古镇街上游行。 队伍中最抢眼的当数驮着新娘的鸡公车了。每辆车都扎着红绸,穿戴整齐描红涂粉的“新娘”端坐在鸡公车上,脸上还不时露出几分扭捏的表情,只可惜就是这些“新娘”都太老了一点,清一色的老太太,都在六七十岁的模样。迎亲队伍鼓乐齐鸣,在古镇一路游行,小孩子们跟前撵后,游客们纷纷睹稀奇,场面煞是热闹。 这就是今天洛带古镇每逢节假日常能看到的一幕——客家婚俗中的迎亲送亲。 昨日风情穿越历史而来 洛带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几大会馆、修旧如旧的古镇风貌以及丰富古朴的客家风俗而吸引着远近游客,成为大成都范围内一处著名的古镇民俗风情旅游胜地。 明末清初时期,四川连年战乱,人口凋敝,朝廷发动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而在此前后,客家人就已经从闽南、粤东、赣南等地跋山涉水而来,慢慢地形成了以龙泉山山麓洛带镇为中心的客家人聚居区,他们称之为成都的“东山”,客家人丁最鼎沸的时候一度买田置地到了成都的东门桥。几百年来的文化融合中,客家人却一直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礼仪,客家人的婚礼习俗更是其中不可不提到的重要一章。 “应该这样说,客家人这个支系,他是汉族中的汉族”。50多岁的李声鸿,洛带古镇游客中心主任,洛带客家艺术团团长,客家李姓家族十三代传人,他不无自豪地这样告诉记者。 在李声鸿的叙述中,远古时期,客家人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八大支系中最精髓的一个支系,是当时的贵族,称为“衣冠土族”,为躲避战乱,历史上经过了几次大的迁徙,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而第四次大迁徙就是当时有史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西进运动。 “今天看这段历史,有人就开玩笑地说,我们客家人参与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部大开发,这话一点不为过。”李声鸿显然很认可这个玩笑。 说到客家婚礼风俗,李声鸿娓娓道来。客家人的婚俗从青年男女对山歌开始,一对青年男女在大自然的屏幕前相互“卡拉” 番,感觉“OK”了,小伙子家里就会请媒人上女家说媒,讨要两人八字,媒婆与双方家长各自理论一番,合则继续,不合则就此打住。 洛带镇老年大学的李老师,一位70岁老人即兴为记者清唱了 段客家人的情歌—— 阿妹哎,你过来! 要我唱山歌你就走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不见妹面心就恢恢,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阿哥哎,你过来! 要我唱山歌你就走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不见哥面心就恢恢,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你有胆就游过来哟! 阿妹(哥)哎,你好啊! 相爱唱山歌同心游爱河哎! 鸳鸯戏水情欢畅哎! 天长地久不分开哎! 相亲相爱同到白头哎! 八字既合,则是女家派人到男家“看家务”,看看田土山坡有几多,查查牛羊鸡冢有几头,实际就是查男家的家底是不是殷实。接下来就是“查期”、 “过礼”、“迎亲”、“哭嫁”、 “拜堂”等礼仪了。 犹具特色的当数“哭嫁”。新娘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须于娘家伤伤心心大哭 场,谓之“哭嫁”。哭前于水桶中点七星灯,父母焚香祭祖,禀告女儿即将出嫁的消息。女儿跪红毡或蒲团上,哭述爹亲娘亲、哥嫂弟兄以往的好处,对即将过门的生活感到惶悚和惊恐。父母双双坐于高堂,也随之泪眼婆娑。哭嫁的歌词哀婉凄绝,表达出旧时代女子婚姻不能自主的悲伤心情,哭嫁还喻示着女子的贞洁,哭得越是长久动容,越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好感。 在洛带古镇的迎亲队里,71岁的朱盛珍老人经不住记者一再央求,开嗓“哭”了一回—— 一根肠子九尺长, 打个疙瘩甩过墙。 千年不想金瓜子, 万年不想离爹娘。 这个花轿我不坐, 坐了花轿要改姓。 哭嫁的唱词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骂媒”—— 媒人是根大黄狗, 这头吃了那头走。 又说主家饭好吃, 又说主家路好走, 又说主家田地宽, 又说主家银钱多, 不管嘴巴说啥子, 只要包包装得满…… 迎亲队伍里有位扮演媒婆的老太太,听几位热心的老人说,这个老太太就会唱媒婆的说辞。记者找到这个“媒婆”攀谈起来,知道老人叫林素芳,已是73岁高龄,13岁就嫁到洛带镇,家中四代同堂,重孙都有了四个。说到媒婆,老人笑了,她说她只为亲友做过媒,从没做过专门的媒婆,现如今只是在镇上组织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活动中扮演媒婆的角色。 林素芳老人终于还是念叨了一段媒婆的说辞—— 做媒人,两张脸, 嘴要甜来心要狠, 每日场街转, 上场走到下场把事编。 又说东家茶好吃, 又说西家准开花, 耍个男子像金童, 耍个女儿像天仙, 荷花说方又说圆, 只图媒婆包包满。 赶场牵红线, 油大吃不完。 做媒人,就想钱, 莫得钱,谁人干, 东拉西扯说得圆。 “过米筛”,新娘出门之前要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脱去旧鞋换新鞋,称“过米筛”,意味着新娘不带走娘家的财气而到婆家重新创业。 媒人率新郎等来到女家迎亲时,女家用长凳拦住大门,其余通道也派人把守,俗称“拦媒”。 拦媒之处,男家无不一一派发红包通关。“谢媒”则在男家,当媒人把新娘迎回男家时,并不急于进入男家院落,而是于大门外高傲立住,等待新郎及其父母前去“谢红”,媒人此时信口诌说四言八句,男家须马上递以“红包”,不满其欲,则不肯进屋。 “回车马仪”,旧时俗传新妇出嫁,本家死
FENGHUANG AAUGHTER TO BE MARR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大酒”。最热闹的非劝酒和对歌莫属了。由香香的姐妹提着酒壶陪同,首先来首席劝酒,由新娘的姐妹先介绍新娘对所要劝酒的客人的称呼,然后新娘开始唱劝酒: 一双酒盏花又红; 端来桌上劝舅公
个性底片:不见瑶池水,但有万绿湖
作者:茹翌  期号:第9期 来源:课外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了这镜花水月般的人间仙境——河源万绿湖! 【简评】 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佳作!文章就像一首优美动人的诗歌,韵律悠扬,婉转飘逸,使人想闻“”起舞;文章又像一位多情的清纯少女,柔情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