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过大年 喜了洋客家暖了外来工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Chloe(右一)与好友一起吃年夜饭。 图片由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在惠州过年的外来工游惠东永记生态园。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朴京喜向记者展示韩国新年传统手鼓。 东江时报记者朱颖 摄
欢欢喜喜过大年,不在家乡也精彩。今年春节期间,不仅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留在惠州过年,许多外国友人也
-
定南老城:见证400余年客家文化的传奇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志诚 罗庆谷 文/图
编者按: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盛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古城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将城市建设与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有机结合,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唤醒大家对古城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
-
客家菜吃的就是那股乡野的味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菜扣肉。
曾亮超摄
客家酿豆腐。曾亮超摄
“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这些都是普通的家常菜,那股原汁原味的乡野风却让人吃了久久回味。”李云忠感叹道。李云忠来自广州,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的心,对吃很有研究,烧得一手好菜,属于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男人,由于女朋友是客家人,李云忠采取了“厨房
-
张恩庭:二十余载殷殷客家情怀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俞祥波
距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越来越近,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张恩庭更加忙碌。世客会期间,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要举行落成典礼,客家联谊馆、族谱馆、图书馆“三馆”开馆,“三馆”的资料收集、布置,倾注了张恩庭很多心血。“宁化县总共有215个姓氏,人较多的姓氏有160多个,
-
彭美珍:从丰顺走出来的客家妹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10年2月27日,彭美珍(前排左三)在深圳的全家福,这个大家庭里现在已有8名成员在深从教。本报记者 余海波 摄
1980年在老家的母亲61岁生日时家人合影。三排右一为彭美珍。
1983年7月梅县师范毕业时留影。
1985年冬彭美珍和汪汉民在深圳注册结婚时照片。
1991年7月到星海音乐学
-
赣南客家饮食文化:如何成为旅游市场新热点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任仕兰吴迪
美食是旅途中必不可少的。自《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旅游和“吃”文化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探讨的热门话题。美食或将成为今后旅游市场新的热点。那么,让我们关注的是——
现状:
赣南客家菜让游客流连忘返
“食、住、行、游、购、娱”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其中“食”是第一位的。
-
以山歌为媒,唱响客家文化 ——新一代“山歌大师”访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时隔二十年,高规格的山歌擂台赛在世界客都再次上演,山歌大师们的精彩表演让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与客家文化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新当选的“山歌大师”们是怎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客家山歌之路?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精彩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
-
梅州雁洋镇桥溪村:再现客家建筑古韵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今年8月底,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的桥溪村经一年多的保护开发后重新开放。“桥溪古韵”以其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依托青山绿水打造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八方游客慕名前往游览。昨日,《南方日报》在“寻找最美乡村·最美乡镇”专栏对此进行报道,本报今日全文转载,敬请垂注。
从梅州著名的国家5a级
-
客家老人每年做万余顶凉帽惠阳区文化馆欲将客家凉帽申报非遗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给凉帽刷上桐油并晒干。
▲朱冠玉给凉帽缝上边布。
▲用竹篾织帽笪。
▲客家凉帽成品。
▲惠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了解凉帽制作过程。
客家妇女戴上凉帽。 本报采集
若是外地人来到惠阳,一定会被客家凉帽所吸
-
百年世居展现客家历史画卷 文博会成文化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
-
作者:潘玉蓉 张伙生 刘婷婷 肖海强 何俊 苏妮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超3000文化项目欲“吸金”
寻资金找项目,上文博会!随着文博会投资交易功能的成熟,文化项目和资本在文博会平台上擦出火花的例子已经不再罕见。记者了解到,今年文博会接报了3000多个投融资项目,近200家投融资机构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再加上今年增加的中国文化产业网“交易中心”和“网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