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学的奠基者罗香林
-
作者:夏和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香林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当今客家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现代客家文化的研究肇始于罗香林(1906年—1978年)先生。
深圳学者杨宏海曾致力于客家文化的研究,他现在又是深圳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的领头人,他与记者谈起罗香林,兴致盎然。他说,罗香林是客
-
专注客家本土,创作更显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徯晗简介: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16岁开始文学创作,1989年于 《天津文学》发表十万余字的小说处女作《日落》。迄今已在《收获》、《作家》等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近30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爱是一条温暖的河》、《沁园》;中篇《扒雪》、《温暖的平
-
凌晓芳:21载潜心收藏客家花帽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晓芳展示她收藏的花帽。
戴客家花帽的孩子。
凌晓芳创作的客家花帽油画。
谢利生文/图
她从小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对客家花帽那精致的图案花纹产生了浓厚兴趣。1992年,大学毕业后的她开始了收藏客家花帽,如今20多年过去,已收藏各式绣花客家花帽2000多件,并引起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
-
广州白云区:太和第一小学打“客家文化”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采风】
课外辅导员给学生讲解客家美食的制作和品尝。
学习刺绣。
这哪里是一所小学?这明明是一座客家风情园!走进白云区太和第一小学的校门,你会欣赏到绣在竹簸箕上的花朵,听到余韵悠长的客家山歌。如果来得巧、碰上“客家美食课”开课,还能大饱口福,吃到原汁原味的客家菜!白云区太和一小有一半以上的在校
-
客家与客家精神散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位于赣州市龟角尾公园内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和纪念坛。
(图片由客家图片网提供)
■作者简介:
罗勇,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兼任(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
海上客家海耕“最美火山岛”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涠洲岛全景。
涠洲天主堂。
冼叔谈起他拍的珊瑚照片,非常自豪。
火山地质公园。
冼叔拍的涠洲岛独有的七彩珊瑚。
长云酒店的船型设计非常独特。
本报记者在火山地质公园合照。
7000年前,断续喷发了百万年之久的海底火山终于安静了下来,打磨涠洲岛的慢工细活交由海
-
客家蓝衫--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压题图片:台湾职校生创意设计的客家女性“蓝衫”
女装"大襟"
男装"对襟"
男装"琵琶襟"
[服饰]
提要:客家文化主要包括客家方言、客家习俗、客家人文、客家建筑、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和客家意识等。千百年来,大家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宣传、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对于保留有千年
-
陈柳金:客家皈依与文学安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谈艺录】 本报记者 朱红娜
人物介绍
陈柳金,1979年生,兴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小小说散见于《飞天》《短篇小说》《百花园》《小说月刊》等,部分作品被《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作品入选2011、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和2012年中国小小说排行
-
山歌剧要向“母体”客家山歌吸收养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锐曾老师40多年的研究汇集《客家山歌剧》日前出版
【专访】
著名剧作家罗锐曾从事客家山歌剧的编剧、研究长达40多年。他虽年届古稀却退而不休,于日前将自己40多年的研究汇集成《客家山歌剧》一书。出版之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解读山歌剧的前世今生、直言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他认为山
-
免费培训“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罗旺水
12月13日,位于三明工贸学校的宁化客家小吃培训中心,宁化客家小吃第68期培训班的64位学员被分成6个小组,参加宁化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小吃办主办的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试。
滑嫩可口的兜汤,脆香的松丸子,松软的黄粿……一个多小时后,老师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