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3)
期刊(3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3)
期刊 (31)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
2013(26)
2012(24)
2011(21)
2010(12)
2009(6)
2008(7)
2007(9)
2006(2)
2003(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7)
闽西日报(10)
烹调知识(2)
人民政坛(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知识窗(1)
食经(1)
福建茶叶(1)
四川烹饪(1)
中国民间疗法(1)
客家山歌要创新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惠州东江客家山歌素有 “九腔十八调”之称,是惠州客家人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民间歌谣。它继承《诗经》“比、兴、赋”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具体来说,可分为情歌、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哭嫁歌、送葬歌、庙堂歌、逗趣歌、叙事歌(竹板歌)、童谣、儿歌等。 随着客家人的历代辗转迁徙,客家山歌也
[2003-01-27] 縱橫談:客家食品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發板」、「板」。 甜板:用純正糯米粉,混和適量流質般的「油糖」,呈黃色,冷水,加些揉碎的柑皮作香料
客家蛋角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一品】 推荐理由 客家“酿文化”是一绝。在好的鸡蛋中酿入肉馅等,再将其包成饺子样,就成了极富客家风味的蛋角煲。 烹饪时间:约25分钟 参考价格:15元 材料:绞
客家谚语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内容丰富,比喻生动,朗朗上口,言简意赅,韵味隽永,耐人寻味。客家人利用谚语来观天测云,把握气候变化,不失时机地开展农事活动,指导生产、生活,教育世人做人做事,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气候方面 朝出红霞夜落雨,夜出红霞无点雨。 雷公
客家谜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谜语语言丰富,类似顺口溜、有点押韵的谜语,谜底大部分是熟悉的东西,还有字谜,彰显了客家人的智慧,令人回味无穷,久久难忘。 一支棍子五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盲曾入窿干干净,邦(拔)呀出来净净浆。(牙刷)  脉个竹篮唔装菜,脉个见火就驼背。(摇篮、虾公) 上树唔怕高,下树唔怕跌,无毛,割无血。
宁化15个客家小吃品种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经中国烹饪协会专家评定,客家烧卖、米包子、黄粿、兜汤、客家味酱兔、蛋饺、勺子粉、伊府面、包、擂茶、裹包子、松丸子、驼子、大卷、丸等15个宁化客家小吃品种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今年1月,宁化县小吃办选送15个宁化客家小吃品种参加在莆田市举办的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这些小吃品种色、香、味、
客家凉帽绝活尚在前景堪忧
作者:梁婷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单竹林一样连绵不断、枝繁叶茂;就如同当地流传的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围屋方方呀凉帽圆,哥想阿妹呀心似
客家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扑鼻
作者:周伟涵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体验 文/南都记者周伟涵 在坪山吃客家菜,还要追求正宗。坪山比亚迪路的坪环酒楼以客家菜为主题,菜式简单,但做出来的菜却很入味,其中最出名的菜就是白切鸡、客家酿豆腐和焖猪肉。味道怎样?日前,南都记者前往该酒楼体验一番。 众人刚刚入席,服务员送上一盘白切鸡。据厨师刘先生介绍,这道菜做法比较大众化,
寻味台北士林夜市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烹调知识·名厨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淡江大学、淡水工商、北士商等校,因此消费额趋向经济实惠。有些学生还在市场上摆个摊位赚点学费,这也是士林夜市的特色之 。 在这里可以尝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美味小吃,如蚵仔面线、天妇罗、蚵仔
客家三咏
作者:牟国志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徙 粤赣苍屏梅岭垭,鸡鸣两省石阶斜。 遥迢驿路驮迁客,青翠新榕绽细芽。 傍水依山兴宇舍,男耕女织务桑麻。 纵横珠水源流远,百越昌隆赞客家。 注:赣粤边界上的梅岭关隘与驿道,是当年客家人南徙的古道要冲。 客家人 方言俚语壮神茶,笑貌音容贺岁花。 济困扶贫仁嗣后,敬贤尊老礼传家。 围屋古邑尘寰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