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探赣南畲族家训族规的社会文化功能
-
作者:蓝希瑜 张德亮
期号:第1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家训 族规 功能 文化互动
-
描述:赣南畲族家训族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启裕后昆、文化传承、调适整合、社会政治等功能 ,其内容可以诠释畲族的形成过程和与汉族历史密切互动的特征
-
论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与赣南客家山歌音乐文化之传承
-
作者:康洪生 谢征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音乐文化 客家山歌
-
描述:本文论述了《打支山歌过横排》的音乐特点 ,以及它对赣南音乐文化所起的作用。并对“哎呀嘞”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提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赣南客家山歌音乐的传承
-
石壁古镇传统建筑形态分析
-
作者:王玫 戴志坚 李华珍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壁镇 结构布局 建筑形态
-
描述: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籍地,声名远播。本文诠释石壁内涵,分析石壁古镇的结构布局特点,调查了石壁的民居、祠堂、桥亭、寨堡等建筑类型,总结其建筑艺术特色,以期从传统建筑形态角度解读石壁古镇。
-
同煮客家汤圆增进邻里感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月22日,坪山办事处汤坑社区服务中心举办左邻右里系列活动,将社会服务带入居民家中,邀请同村的居民一起烹饪客家汤圆,团结邻里社群。
当天的活动在汤坑社区老围居民小组举行,大家选择了烹饪客家汤圆。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表示,居民小组工业化程度高,人与人之间仿佛有了隔阂,沟通交流少了。今天看到大家
-
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文献及其学术价值
-
作者:曾玲
期号:第4期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加坡 学术价值 文献 二三十年代 华人社会 管理机构 19世纪 殖民地
-
描述:和绿野亭坟山两部分组成。福德祠早期又称为海唇福德祠,以大伯公、大伯婆为主神。绿野亭坟山从大约设立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山亭发展而来。到了1839年,广、客两社群把福德祠和绿野亭联合了起来,称为福德祠绿野亭,简称为绿野亭(以下用其简称)。
-
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及其族群認同探析
-
作者:安煥然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馬來西亞 柔佛 客家 認同
-
描述:外客家族群意識的打造,有三十年代中期胡文虎推動的客屬公會成立運動。但就柔佛客家人社團組織來看,戰後成立的祖籍地緣性客籍會館在數量上竟比「客家公會」來得多,客家社群的分立,仍然明顯。 我們認爲,柔佛
-
“在路上”的千年回望:马卡丹散文论
-
作者:黄发有 杨会
期号:第5期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情结 客家人 文化散文 家园意识 身份认同 游记散文 散文集 客水 追根溯源
-
描述:马卡丹是客家人,从上世纪90年代致力于散文随笔创作以来,笔耕不辍,他的散文以真挚的情怀追忆着客家,诠释着客家,他以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为客家文化孜孜不倦地做着注脚,为客家民族精心制作着一张张饱含深情
-
集体无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心理与外语教学
-
作者:王斯妮
期号:第1期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客家 文化心理 外语教学
-
描述:依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集体无意识学说,以客家文化心理为个案,分析在无意识中内化了的、心理最底层的文化心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认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从生物学的角度诠释了文化心理的构成以及存在差异的渊源,揭示了影响外语学习外显行为的内在原因,对外语教学有启示作用。
-
三僚与风水文化
-
作者:罗勇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僚村 风水文化 传承
-
描述:风水的正宗代表.三僚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风水文化遗存,被学者们誉为"风水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僚在风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原生态"的风水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实验场所.
-
客家土楼中的象征文化浅析
-
作者:郝晓赟
期号:第4期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土楼 象征文化 源起 认同仪式
-
描述:客家土楼以其鲜明的风格成为世界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文化.试从象征的源起及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等方面,对客家土楼中的象征文化进行诠释.通过研究其中的象征文化,有助于更完整地认识客家土楼建筑文化的全部涵义.
上页
1
2
3
4
5
...
7
8
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