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08)
期刊(366)
学位论文(75)
图书(21)
视频(15)
会议论文(4)
人物(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08)
期刊 (366)
学位论文 (75)
图书 (21)
视频 (15)
会议论文 (4)
人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5(15)
2014(565)
2013(256)
2012(236)
2011(232)
2010(186)
2009(90)
2008(95)
2007(44)
1992(2)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147)
南方日报(59)
广州日报(38)
客家研究辑刊(17)
源流(4)
福建史志(2)
惠东乡情(2)
美食(1)
金色年代(1)
消费(1)
客家美食“水浸包”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宗胜 文/图 连城县姑田镇客家美食之一的“水浸包”,因煮熟后浮在汤水上部不沉而得名。 水浸包的加工原料,是农家自己种植的木薯淀粉、蕉芋淀粉和芋。制作水浸包的用料,应根据需要量灵活掌握。以5斤
陈丕显故居:承载红色记忆的客家古宅
作者: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当年新四军的重要一员―陈丕显同志的家乡,瞻仰了他少年时的故居。 陈丕显(1916―1
桅杆:客家的华表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故乡有句谚语云:“男建功名树桅杆,女守贞节立牌坊”;又有俗话称:“嫁人要嫁徐坊坝,又有豆子又有蔗;发财要数桅杆下,死了也有后人话”。 桅杆,本是航船上的设备之一,用以升帆、挂旗、吊灯和安装风向标等。但客家地区的陆上桅杆,又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当你走进群山苍茫,流水环绕的客家村落,一支支的旗
长汀客家祭祖习俗
作者:王用功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长汀一带,念祖追宗,清明祭祖传统习俗颇具特色。每临农历春分、清明期间,外出游子为缅怀先祖纷纷返乡,参加祭扫先祖纪念活动,从春分开始,敞开祠堂大门,一代一代往下轮祭,每道细节都充满着浓浓的客家文化色彩……     
首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闭幕客家金牌菜代表菜揭晓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江瑾 通讯员 黄水林 罗展阳)为期两天的首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昨日闭幕,十大客家金牌菜和二十四道客家代表菜揭晓。 团体项目赛中,连城龙御大酒店选送的“龙御天下”、永安含笑餐饮有限公司的“竹乡神韵”获特金奖,天一温泉度假村选送的“客家如春”、连城龙鑫大酒店的“全鹅宴”、永定县客家
为人勤俭 为官廉明 ――客家人的为人为官之道
作者:温国能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在几千年的颠沛流离中经历了国亡家破之痛,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深尝风刀霜剑之苦,加上疫疠疾病,或家破人亡,或亲人仳离,在生存斗争中,除了团结互助,甘苦共尝之外,尤其悟出了一个真理: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勤与俭的精神。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以儒家为核 心,而这一批离乡背井的中
略谈客家方言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耀奎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描述事物生动、形象、确切。在教学中或与人交流,如果适当运用客家方言加以解释,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陌生为熟悉,变呆板为生动。有些客家方言与普通话完全相同或很接近,只是声调轻重、舌音、鼻音略有 不同,非客家人容易听懂、学懂。下面择一些常用
客家儒士罗承昕妻黄氏贞节之坊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牌坊外观 2012年2月6日上午,笔者在连城县罗坊镇拍下了客家儒士罗承昕妻黄氏贞节之坊照片。 该牌坊由大理精雕而成,矗立于主房正门前,主体工程由四根四方立柱,三根横梁,三块雕版,四块门板组成;该造型简洁庄重,雕工细致;立柱上题有对联,主横梁上刻道:“旌表儒士罗承昕妻黄氏贞节
客家缘·土楼情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卢基莹 核心提示:第四届海峡客家(永定)风情节徐徐落下帷幕。这次风情节,永定县以“客家缘·土楼情”为主题,按照以特色活动留住记忆,以展陈成果留下景点,以经贸活动体现成效,加强策划,注重实效,取得丰硕成果,嬴得各界一致好评,为海峡两岸嘉客留下深深印记。 永定历来注重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并得到中央
客家梦乡
作者: 南河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投入你的怀抱抚摸千年沧桑 老街古巷时光雕在青砖黛瓦上 薯丸芋饺就一碗客家酒娘 家的温暖让漂泊的心不再彷徨 城门外千山之水汇成一道南流的江 浣衣的客家妹把热辣辣的情歌唱响 城垛旁漫步百家姓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