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意识与地域社会建构:以清代台湾“六堆”为例
-
作者:陈丽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六堆 粤人 义民 客家 地域联盟 历史记忆
-
描述:”组成的军事团练组织的称呼。早在康熙末,居于此地的客语群体,就因协助官军有功,部分被授予“义民”封号。乾隆末的林爽文事变中,下淡水“粤人”类似的团体,便被称为“六堆”。此后每逢变乱,“粤人”便组建
-
宋元之际东南地区移民研究
-
作者:王仁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战争 二王 文天祥 移民 岭南开发
-
描述: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到1279年厓山之战南宋灭亡为时段,研究元军在向南推进过程中,东南地区(今浙、闽、赣、粤等地)各族人民迁移情况。
-
客家家族制度、文化与女性--来自广西朱砂垌村的个案研究
-
作者:项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朱砂垌 家族制度 社会性别
-
描述:本文是通过对桂东南一个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在获得资料的基础上对家族制度、文化与女性关系进行的个案研究。论文在力图重构家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采用了社会性别的研究角度,试图分析男性在创造和传承家族传说和文化的过程中对女性的认识,通过考察妇女们的个
-
闽西客家书画艺术风格形成与发展之探讨
-
作者:章彬辉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闽西是客家祖籍地,长期以来,客家人随着多次南迁的风烟,经历了漫长的居住转移,重建家园和抵卸风险的艰难历程。长期的生产社会实践,自然结晶出了深厚的客家文化。这其中最显突出的是书画艺术。书以载道、书画寄情、书画会友,在客家书画艺术中得以充分体现。自古以来,闽西
-
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
-
作者:肖文评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般认为,客家人重视文化,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习俗,素以文化之乡称誉于世。在客家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教授的研究视野中,大埔县的文化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他在讨论客家人文中心时,认为在朱明一代,以惠汀各属,及赣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为人文的中心。降及清代,客家的
-
畲汉通婚初探
-
作者:郭志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宗师罗香林提出畲、客通婚的科学猜想。他说:客家初到闽粤赣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就想不与他们混化,亦事势所不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畲汉通婚及其在客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研
-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
作者:东方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镇”的洛带镇,地处成都东郊的龙泉山脉西麓,一面靠山,三面临川,素有“东山重镇”之称。明清以来,这里成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相继迁入的有广东、湖北、江西、陕西和山西等省的移民。由此使得这里南北移民杂处,南腔北调共存。现存于街上的“广东会馆”、“川北会馆”
-
“重建”土楼
-
作者:雷喜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土楼 客家 表述 选择
-
描述:、适应性改变的结果。文化再生产理论试图从对个体行为(实践)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是考察人们在“实践”中如何生产和再生产出体现他们意愿、符合实际需要的社会和文化。
-
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
-
作者:张鸿祥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与江西省瑞金县交界,全县面积3099平方公里,人口50万。长汀县是福建省客家人聚居最具代表性的县之一,因为长汀县城是古代汀州府府治所在,因而长汀被称为八闽客家首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汀客家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衍生了许多的民间信仰,本文主要介绍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
-
浅谈明溪客家人的宗教和民间信仰
-
作者:王必金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家是中华大家族中汉民族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族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福建内陆侨乡明溪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县。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的宗教和民间信仰。客家人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是:世俗化的佛教、道教与以祖宗崇拜为主的民间信仰相融合的多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