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72)
期刊(1493)
学位论文(709)
图书(170)
视频(111)
会议论文(27)
图片(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72)
期刊 (1493)
学位论文 (709)
图书 (170)
视频 (111)
会议论文 (27)
图片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14)
2014(2089)
2013(579)
2012(629)
2011(587)
2010(512)
2009(293)
2008(227)
2007(132)
199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19)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44)
台湾戏专学刊(12)
梅县侨声(6)
戏曲学报(3)
联大学报(2)
台湾音乐研究(1)
新竹县文化局(1)
国史馆(1)
财团法人庆美园文教基金会(1)
试论粤东客家传统民居的审美属性
作者:吴招胜 唐孝祥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美学  客家民居  地域性  防御性  教化性 
描述:粤东客家传统民居背山面水,外闭内敞,风格独特。本文从适应气候的地域性、适应灾害的防御性和适应人文的教化性个方面论析了粤东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属性。
客家方言中营前话的音素和音位
作者:蔡筝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素  辅音音位  元音  韵母  互补分布  客家方言  音节  和音  普通话  声母 
描述:犹县城西面的陡水和北面的寺下画一根直线将上犹县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就是营前话的流通区,面积约占全县的五分之,人口十二万左右。
台湾台中县东势镇大茅埔之文化创意点子:以东势客家美食生产合
作者:陈运星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大茅埔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资本财 
描述:合了大埔腔客家文化、旅游与网络营销创意、改良的桂花美食产业等个元素,将桂花妈妈的"桂花小铺"经营成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资本财"之文化创意产业机构。
一个客家隐者的心灵境界——论魏礼的诗学思想
作者:吴中胜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魏礼  诗学 
描述:号称宁都魏之一的魏礼有丰富的诗学思想。魏礼论诗,倡性情说,继承了儒学之正统。关于诗之体与格,在魏礼看来,诗无一定之体,也无一定之格,作者应因意立格,因事立体。关于诗法,魏礼主张不守故法,不死抱古人的所谓韵律不放,主张有我的重要。
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
作者:黎章春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菜  饮食文化  特色 
描述:客家菜起源于赣闽粤省交界区域,明清时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味型以咸辣醇厚见长,清淡味重兼具;原料以禽畜、河鲜、山珍蔬果为主,广取博采;烹制技法众多,精妙而独特;其人文内涵丰富,美食名食众多。
赣南客家陋俗特征与对策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陋俗  形态与特征 
描述:赣南客家风俗从价值看可分为善俗、平俗与陋俗种类型,其中,陋俗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本质特征是超出于客家人日常生活规范。城乡个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是可以消除陋俗弊端的。
客家与畲族关系:一个客家学研究历久弥新的命题
作者:陈文红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研究  畲族  客家源流  赣闽粤边区  客家人  关系研究  客家族群  客家研究  命题  融合说 
描述:系,也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开展畲客关系研究直接关乎客家研究的基石———客家源流问题。关于客家源流问题主要有种观点:中原南来正统说;土著说;融合说。这种观点的产生、阐发都与畲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深化客家研究的可能路径:以婚俗文献的挖掘运用为个案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献资料  婚俗  路径  挖掘  青年学者  学术界 
描述:。究其原因,也许有个原因:其一是把婚俗作为客家民俗文化之一的研究着墨并不深;其二是以田野调查的方法作婚俗现象的描述,方法本身没有错但目标没有达到,大多文章只对客家婚俗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
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变迁的人类学透视:以广东省苏家围客家乡村
作者:刘宇 周建新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家围  旅游开发  人类学  心理变迁 
描述: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开发带来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使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变迁。苏家围集浓厚的宗族文化、客家文化和优美的乡村风光于一体,从2001年开发至今,当地居民社会心理经历了欢迎与期待、热情参与、淡漠与反抗个阶段。
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发展形态与地方社会
作者:周建新 周琍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墟市  客家  地方社会 
描述:墟市是观察一个区域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旨在描写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历史、周边宗族、墟市庙会的基础上,认识客家传统社会中有关宗族、墟市和庙宇这大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而希望展示墟市历史文化与客家地域社会形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