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培训班火爆说明了什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百姓论坛]
日前,第二期客家山歌幼苗培训暑期班开班,吸引了六七百名喜欢山歌的少儿前来报名,场面十分火爆(8月2日《梅州日报》),经过筛选,最后仅招收100名学生。据了解,其中还有的来自河源和赣州等客家地区。如此火爆的场面,是很多人所始料未及的。
正所谓“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
-
“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蓄势待发
-
作者:卢慧 惠旅宣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博罗县湖镇围古村。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随着厦深铁路的开通,沿线颇具客家文化风韵的乡村旅游城市被贯穿联动起来。日前,惠州市旅游局组团前往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等厦深铁路沿线城市推介惠州旅游,同时汲取当地优秀乡村旅游经营经验,通过主动出击拉起厦深铁路沿线旅游联盟,为以千里客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造
-
“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
-
作者:李艳燕
期号:第12期
来源:新课程(中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 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之中 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 学生做完这个题目后,有同学翻着书本问我:“老师,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什么关系?题目中选项我能做出来,可是我看看书,又觉得它们之间好像还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文化“台独”背景下的台湾的“国语”教育
-
作者:程光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社科情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独”分子 区域文化 台湾岛 “国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 台湾文化 本土文化 独特文化
-
描述: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及在与其他国家交流交往中相互间吸收的某些文化内涵,人为地拔高、扩大“台湾本土文化”等同为主体文化,以此来拼凑所谓的“台湾文化是在台湾产生的文化,是台湾人共享的文化”,“台湾本土文化是属于所有台湾人的文化”。[第一段]
-
我国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意涵
-
作者:孙炜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民主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代表性行政机关 族群 文官价值 原民会 客委会
-
描述:等,其中有關合議制的委員會的制度設計,可視爲重視特殊團體(族群)或事務的價值與利益,強調代表性價值的行政機關,並由其擔任政策協調與統合的功能,以回應、多元社會的需求。在結語中,本文強調我國近年推動民主化
-
编织“四张网”,全面保护客家古民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维
【工作研究】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深厚。近一段时间来,我市大埔、梅县和丰顺等地相继发生非法侵入古民居,盗窃珍贵文物等财物的案件,严重影响了我市加快发展旅游先锋产业的战略部署。笔者认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提高认识,重视对客家古民居的保护,通过编织“四张网络”,建立
-
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
-
作者:高钟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江文化 移民 客家
-
描述:东江文化,即广州以东之珠江流域特有之文化.东江文化是在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古越文化与中原移民,特别是唐宋之际从中原南下的客家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因为客家为东江流域最大的族群,其原栽的中原文化高于移入地之文化,故而东江文化带有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的.
-
让“福建土楼客家永定”品牌照亮世界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赖初源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去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摘取世界文化遗产“桂冠”,成为世界级著名品牌。一年来,永定县把打响“福建土楼、客家永定”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列入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在扩大宣传、市场推广、强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 的效果。
多管齐下树品
-
客家數位學習推動成效之研究—以哈客網路學院與客語能力認證網
-
作者:翁貴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數位學習 全球資訊網 客家語言 客家文化與意象
-
描述:動的動機、理念、成效、困境及未來展望。本研究發現,客家數位學習推動效能的提升,不只是網站建置內容的充實,更重要的是政府政策的規劃與執行;而研究建議,包括:1.對網站建置建議:(1)增加多國語言版瀏覽
-
民众日常使用语言与政党认同关联之研究
-
作者:林于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境遇论 语言 政党认同 语族活力理论
-
描述:來台,帶來了國語政策,欲藉由國語增加民眾對其認同以及政權正當性,因此日常使用語言為國語者的政黨認同會偏向泛藍。而閩南語被民進黨賦予政治意涵,其或許利用了較多數人使用的閩南語製造了「我群」的概念,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