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347)
报纸(6267)
图书(1709)
学位论文(1253)
视频(467)
会议论文(349)
图片(44)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347)
报纸 (6267)
图书 (1709)
学位论文 (1253)
视频 (467)
会议论文 (349)
图片 (44)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5(482)
2014(12561)
2013(1280)
2012(1313)
2011(1291)
2010(1114)
2009(694)
2008(570)
2006(1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63)
客家研究辑刊(601)
农业考古(82)
方言(47)
中国语文(1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
语文研究(7)
台湾日本语文学报(3)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新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王院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本地再现式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新发展战略 
描述:gt; 毋庸置疑,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与劲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本论文以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进行了全面考察与科学评价,认为当今复杂速变的社会环境是其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运用比较学的方法,探讨了其传统“模仿”发展战略的严重后果及其原因,认为处在欠发达地区和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是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两个基本属性。正是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这两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新发展战略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br> 第一,当今复杂速变的社会环境是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那么,在新的发展战略选择的关键时期,面对多种严峻的挑战与威胁,能否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关键就在于能否尽快调整发展思路,选择并确立能够发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新发展战略。 <br> 第二,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处在欠发达地区,此地区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尚未完全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不足以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这个现代经济产物找到足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其发展应该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一致,首先应以小型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进而做大做强,而非一开始就求大求强,这样才能因地制宜,扬己所长,避己所短。 <br> 第三,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创意性地对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再现,其依托的就是融地域性、独特性、传统性、神秘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其发展方向应以本土化、创意化为主,而非舶来化、模仿化,从而可以依托客家文脉,创意挖掘,做深做透,从而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与卖点。 <br> 总之,物因地易,势因时移。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与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一样,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摒弃短视的目光、浮躁的心态、自以为是的态度,科学地去认识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及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按照准确的市场定位,选准新的发展战略——以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推进项目的整体策划、规划、设计、经营,走出一条真正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广东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承:梅州和广州的个案考察
作者:楬英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广东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承:梅州和广州的个案考察
闽西客家联谊会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闽西客家联谊会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閒置空間再利用東勢火車站改建為客家文物館
作者:湯宜芸 李允斐  来源:第三届空间设计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发表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Idle  space  The  community  is  total  to  construct 
描述:及營運狀態進行田野調查,是否達到史化傳承的目地,增加社區功能意識的建立、社區環境和生活内涵的提昇.
从台湾大专院校乡土文化课程论客家文化传承困境
作者:刘明宗  来源: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台湾大专院校乡土文化课程论客家文化传承困境
天光云影共徘徊——客家文化(校本)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渗透初探
作者:廖登发  来源: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传统性有机融合的
闽西客家联谊会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
作者:闽西客家联谊会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闽西客家联谊会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
永定土楼群文化生态关系研究
作者:刘文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楼  土楼群  厅堂  宗祠  家庭  家族  宗族  节日仪式  文化生态  共生 
描述:在土楼群中的核心位置,体现了其作为家族之间、宗族范围内的向心性,其中包蕴了从家庭到宗族、从生人到亡者、从现世到过去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在节日仪式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实际上,上述转变表现出了建筑空间与节日文化之间的契合与共生关系。第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楼周围出现了大批混凝土小洋楼,这种变化较原来土楼群文化生态而言,则表现出厅堂的复制与宗祠外围建筑密度加大的新格局。虽然厅堂在数量上大大增加了,厅堂原有的绝大部分功能却丧失了;而宗祠不仅数量没有变,围绕其的节日仪式也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客家宗族精神却呈现出了一贯的稳定性。相对于土楼群的原有文化生态,新出现的厅堂“扩散”与宗祠“凝聚”,为本文从建筑空间关系与节日仪式之间的联系中,找到了有益的启示。尤其是在土楼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最不能...
利益与意义
作者:钟文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  认同  意义  利益  结构与能动性 
描述:客家或畲族村庄。但从认同的能动性来看,这个处于闽西客家聚居地区的“畲族孤岛”又是研究民族/族群认同的一个绝佳样本。作者在民族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试图用当地人的眼光来看待并理解他们的眼中的“世界”,去理解人们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会作出不同的“我群”认同。资料收集方面,本文以田野调查为主,文献检索为辅。笔者于2005年暑假开始,前后三次共用三个多月时间在当地调查,参与了迎神赛会、婚礼、二次葬、各类祭祀等仪式活动,并访谈村民,了解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他们对各种活动的感受,即听取他们对自己行动的解释。同时,作者也参阅了地方志和族谱等,以求对地方史与社区文化有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阐释学方法描述钟村的日常活动、节日、仪式,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认同作用,又通过经济生活、集体记忆、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