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33)
期刊(1125)
学位论文(827)
会议论文(68)
图书(37)
视频(3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33)
期刊 (1125)
学位论文 (827)
会议论文 (68)
图书 (37)
视频 (36)
按年份分组
2015(36)
2014(1611)
2013(392)
2012(402)
2011(373)
2009(190)
2008(201)
2007(108)
200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873)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4)
民俗研究(4)
建筑学报(3)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3)
政协天地(2)
声屏世界(2)
内蒙古体育科技(1)
台湾学志(1)
改革与开放(1)
客家的乞巧节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允东 客家祖地宁化的乞巧节,有鲜为人知的“拜巧”和“食七层糕”的习俗。 七月初六,不论男女便开始了“拜巧”的准备工作――制作“巧姐鞋”:一是用各色彩笔在纸上或画或描状元拜塔,鱼跃龙门,文房四宝等吉祥图案;二是在画的下端剪菱花、金钱花等各种剪纸,展示其不凡的聪明才智;三是下面再悬挂一只
两岸联手,保护客家传统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他是台湾知名的客家研究学者,同时是一家客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宣传客家文化。在专访过程中,他提最多的两个词就是“使命”、“原乡”。言辞中,那份对光大客家传统的使命感,以及拳拳的原乡情怀让人感动。他就是这期“对话台湾名嘴”的嘉宾———“国立联合大学”教授刘焕云,他将向读者讲述“台湾的
客天下:升华的客家影像
作者:连锦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说起客家,许多人的印象往往是崇山峻岭,刻苦勤俭,观念相对传统,生活相对清苦。大陆多数客属地区处于山区,仍欠发达。在台湾,客家是作为相对弱势人群来扶持的。这些印象,不说刻板,也比较固化。 在新时代,客?的影像能否更迭,增添新内涵? “客天下”接天下客 广东著名侨乡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现在梅
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新考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晓迎 说起客家人的房屋,客家土堡(土楼)闻名海内外,其建筑外部的粗犷、朴实、雄伟、壮观之美,内部的“三堂两横”、富于变化的大小天井布局、私密,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及极为丰富的故事、传说、“一夜成高楼”等人文景观,堪称福建民居之最。 走进宁化、清流、明溪等地乡村,你会发
客家研究知名人士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畅谈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曹优生)国家文化部最近批准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一件喜事,也是建设世界客都、打造文化强市进程中的里程碑。日前,就我市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客家文保实验区的重要意义,以及下一步应如何继续做好客家文保实验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客家研究方面
从客家山村放飞的驭风男儿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翠霞特约记者傅亮 前不久,本报刊登了龙南籍空气动力专家王勋年的事迹。王勋年,这位从赣南客家山村走出去的风洞专家,扎根深山27年,用青春和智慧为祖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谱写了一曲壮美之歌。他的求学年代是怎样度过的,他与亲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走进龙南,探寻王勋年的成长足迹—— (一)
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昨日隆重开幕 联情两岸 凝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陈发胜) 浓浓海峡情,深深客家缘。昨日上午,龙岩人民会堂内高朋满座,乡音乡情浓郁。由龙岩市政府、福建省台办、福建省文化厅、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市委书记张健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 炎主持论坛开幕式。 第九届、第十届
三年来,梅州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上,文化部正式授予梅州“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牌匾。这一沉甸甸的称号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上下三年“磨剑”,力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大旗,逐鹿群雄,最终脱颖而出的智慧和心血。 2006年9月,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在全国各地引起关注:《国家“十一五”
客家厚土孕育壮丽治水史诗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建明畅谈《中国治水史概要》的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刘军刘世锦何建明 时值隆冬时节,虽北风呼啸、寒气袭人,但还是挡不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要来梅州、要来《中国治水史概要》编辑部的脚步。“这里正在建设一项巨大的国家级文化
梅城有一群另类的音乐发烧友,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把“琴行”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琴行里,“发烧友”们聚在一起奏西洋乐器,唱客家山歌。  [社会扫描]  梅城老街凌风东路有一个很不起眼由廉江小伙子刘乐仙君开的琴行,在这里,隔三差五总有十几位20来岁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弹吉他、弄贝司、打爵士鼓等西洋乐器,所不同的是,他们弹奏的是客家山歌曲调,所唱的是朴素生动的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