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上书屋,下石村,福建,中国
-
作者:LI Caige
期号:第9期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强烈的方圆对比由此显得柔和而贴切。从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住宅形式,可以读取到客家聚落历史上的宗族中心文化、强烈的内向防御
-
关于旧时梅州客家“等郎妹”问题的探讨
-
作者:罗美玲
期号:第2期
来源:大视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 等郎妹 童养媳
-
描述:十八岁女子三岁郎,等郎妹地过去客家地区特有的畸形婚姻形式。这种特有的客家婚俗,有其产生的特殊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作为一种特有的婚俗,等郎妹亦有其特有的社会影响。本文在此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旧时梅州客家地区这一特有的畸形婚姻形式进行探讨。
-
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
-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1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称代词 客家话 《汉语方言大词典》 客家方言 领格 方言语法 《中国语文》 复数形式 结构助词 客方言
-
描述: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严修鸿1客家方言区有不少方言点(主要在广东、广西两省境内)人称代词单数表示领属的意义时,除了常见的人称代词加结构助词“个”之外,还有ca(我的),cia(你的),ckia(他的)的形式。这种形式不少论著称之为“领...
-
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
-
作者:赖丹
期号:第11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舞蹈 赣南采茶戏 矮子步 单袖筒 扇子花
-
描述:即有无自己必然的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是独立艺术形成的基础。最后,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考察,笔者认为客家舞蹈作为独特的舞蹈形式已经形成,并粗略地提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
赣南客家传统民歌衬词的文化内涵
-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5期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衬词 赣南客家 文化内涵 传统民歌 赣南民歌 客家人 客家地区 兴国山歌 文化思想 生活场景
-
描述:衬词是民歌中广泛运用的术语。故名,"衬"为陪衬,辅助,在民歌中起陪衬辅助的字或词,一般多以语气虚词的形式出现。具体地说,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字称"衬字",所出现的词称"衬词",用几个衬词所形成的句子则称为"衬句",但现在在一般意义上习惯统
-
客家山歌成因浅析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1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人 中原文化 宗教意识 客家文化 艺术形式 地域环境 诗经 环境因素 文化意识
-
描述:艺术形式。这种形式不管在历史发展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它既保留了客家祖居地中原的文化神韵,又有华南文化的异彩,因而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这种来自民间,歌唱俚调,宛如楚水巴山的竹枝词、柳枝词的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代表,是传统民族音
-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
-
作者:曾翠琼
期号:第15期
来源: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居 风格
-
描述: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梅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加上来自国内外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不但造就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人情,更影响了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形式.
-
走近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五 于都“茶篮灯”:独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慧 段观连 记者钟蕾
“十二月倒茶过大江,脚踏船头忙忙走。脚踏船头走忙忙,买了细茶转家乡。十一月倒茶雪花飞,雪花飞飞飘郎衣。郎在路上做官转,妹在家中等郎归……”随着一阵甜美嘹亮的歌声,七八个身穿彩服、腰系彩带、手持纸扇、肩挑茶篮的男女踏着轻快的步伐翩翩舞起。轻松灵动的舞步,伴着二胡、唢呐、锣
-
客家舞蹈的特色
-
作者:黄慧君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民系不断迁徙,与当地人民和当地文化互相影响、渗透、吸收融合形成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繁衍融合的发展轨迹和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历史进程。客家舞蹈则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作为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载体,向观众传达客家 文化中的风俗人情。
我
-
客家阿婆成开幕式主角
-
作者:毕国学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阿婆在大芬油画村分会场进行表演。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毕国学 通讯员 朱晨然 冼余汉)昨日上午,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隆重开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现场的艺术氛围浓厚,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人物写生一改往届邀请洋模特、时尚女郎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8位来自本土的客家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