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旅游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变迁研究:以福建龙岩客家文化为例
-
作者:张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旅游 民间传统文化 文化变迁 福建龙岩 客家文化
-
描述:现象为论述语境,通过福建龙岩客家文化的个案剖析,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解读。论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新界定了乡土旅游的概念,即:乡土旅游是以民间传统文化为资源依托和核心吸引力,以旅游规律进行
-
善良勤劳包容热情客家精神与圣火同辉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包容性强是惠州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方炳徐 实习生黄景华 摄
市民对圣火在惠州传递抱有极大热情。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这几天,宏斌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他在QQ群上将惠州的内蒙古老乡组织了起来,为5月9日奥运圣火在惠州传递呐喊助威。
作为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新客家,宏斌说他对惠州的
-
紫金美食香飘惠州 以紫金客家菜为特色的店家鹅城生根开花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很多紫金人在惠州开饭馆。
惠州的饮食市场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海纳百川。客家菜、东北菜、湘菜、川菜等几乎所有的菜式在惠州遍地生根。而其中,讲究主料、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的紫金菜算得上是客家菜系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紫金菜里有家乡味道
近年来,我市不少饭馆纷纷以客家菜做招牌,办起各种客家农庄、乡
-
客家旧习漫谈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客家人有不少传统习俗,影响久远的主要有三。 一是敬鬼神。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小农经济社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经常处于不利和无力的境地,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萌发出各种猜想,鬼神论应运而生。客家人既信鬼,也信神。就鬼魂而言,客家人相信“生死轮回”,认为人死后精灵不灭,或升天成仙,或投胎转世,或
-
流行音乐联姻客家文化 “客家流行歌曲大赛”拟于明年举行
-
作者:易芝娜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三届“客家文化节”暨“客家山歌与广东流行音乐高峰论坛”于12月22日在深圳举行。记者获悉,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与深圳市文联、深圳大学共同协商,将于明年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客家流行歌曲大赛”,为广东流行乐坛再添新活力。
本次“客家文化节”共4个主题,分11个系列活动,包括有客家山歌欣赏专场文艺晚会、
-
架起闽台客家文化交流桥梁 ――武平县政协着力打
-
作者:钟德彪 钟茂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7月19―20日,闽西客家联谊会、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在龙岩共同举办“海峡两岸定光古佛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有关领导和海内外客家学专家学者80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多篇并
-
为了心中的“客家之旅” ――访印尼华侨吴能彬
-
作者:詹鄞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客家文化节的开幕,使龙岩又一次凝聚了全球华人的目光。
前段时间在闽西宾馆,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加土楼客家文化节,并参加客家圣殿、客家博物院奠基的印尼华侨吴能彬博士。他说,作为客家游子,我又一次回到祖国,重走客家之旅,感 到十分愉快。
他说,今年4月22日,他作为火炬
-
8旬夫妇成惠州新客家 两老为照顾外孙女从新疆来惠生活七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丁泽林(右)、王德芳夫妇本报记者范春莉 摄
■ 本报记者范春莉
在惠州的“新客家人”中,有不少这样的老人——— 为了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从家乡来到惠州。家住市区东平长湖苑年近八十的丁泽林王德芳夫妇就是这样的 “新客家人”。2000年,丁泽林、王德芳老人为了照顾出生不久的外孙女,从新疆来到惠州。
-
新客家“围屋”惠及大家 金沙洲的“围屋”正吸引五湖四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模式、自治模式以及及共同发展模式,为广州建设“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一个样板实例。目前,万汇
-
客家花灯话田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赣县田村是个客家古村,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灯彩之乡”。田村的花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唐代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传入的只有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几个品种,后来逐步发展有花篮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