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湖书院重建宜突出人文内涵可建设客家博物馆,打造西湖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贺伟军
惠州学院老校区搬离原址后,腾空了校舍,市政府准备在原址重建丰湖书院,并广泛向市民征求意见。丰湖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如何把丰湖书院合理开发,将其乃至西湖打造成全新的文化休闲娱乐景点,又不失其原有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长期以来,惠州一直是广东客家地区经济、文化
-
解读客家历史与文化: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Fang Xue-jia房学嘉fangxjA@jyu.edu.cn联络人:夏远鸣0753-218677915807537915xym77@163.comJiaying University of Guangdong广东嘉应学院台湾客家传统民宅构筑之研究一以美浓客家为例孙台义清云科技大学欧亚研究中心
-
●她曾到福建寻根●她丈夫为民主牺牲●她获得诺奖提名●她经历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凝聚在野阵营的核心人物,领导不流血革命成为亚洲第一位女性国家元首,之后又在七场兵变的风暴中安然完成任期,
-
百年祠堂见证村民抗日三栋镇典型客家民居新楼村祠堂保存完好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楼村祠堂全貌。 本报记者罗孝宗 通讯员林慧聪 摄
近日,惠城区三栋镇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座距今已有179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 新楼村祠堂,该镇准备将这座祠堂申请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 筑
古祠堂呈客家建筑风格,整体保存完好
新楼村祠堂位于三栋镇莲塘村,占地
-
百米长卷再现客家名人风采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北国迁居岭南的著名画家赵勋耗时6年创作的鸿篇巨制——《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昨天在宝安区群艺馆与观众见面。该画作全长123米,高2米,画中人物近2000个,其中包括200余位客家名人。 本报记者 张万极 摄
-
梅州 客家的日与夜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秋的梅州,空气中已经散发着微凉。这长假里,驱车避开炎热的城市前往梅州这山水之城,在感受大自然美景之余,还能近距离领略“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魅力。说起客家文化,似乎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不过现在即使是在梅州短暂停留的过客,也有“快捷方式”来了解客家文化,日游升级版的客家博物馆,夜赏全新大型客家歌舞
-
日军曾火烧刀撬也打不开门400余年明朝客家围屋保存基本完好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樵亮说,木础可以说明这座建筑的历史。
李氏宗祠外景。
老人站在梯子上举起手也摸不到神龛。
近日,惠城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在惠城区三栋镇木沥村大
-
重走客家迁徙古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图片/记者罗磊 通讯员叶飞
典雅的客家围龙屋、灿烂的客家文化、古老的客家方言……客家作为神秘而坚韧的汉族民系,向世人展示一幅幅独特的建筑、文化、民俗等立体画卷。客家人也以其敢于闯荡善于闯荡的拼搏精神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近日,“重走客家迁徙古道”的精彩之旅串游广东、福建和江西客家聚居区,踏上世界客
-
读你,如读客家情愫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新红 李坊洪,过去曾看过他许多文章,却一直未曾谋面,仅知道他文章的经纬脉络透着对赣南客家人的一种深深的爱。后来认识了、接触了,方知其人,发现他对生活充满乐观、充满好奇,对事业充满热情、充满畅想。他身上流露出的客家情愫,一丝丝、一缕缕,如乡野炊烟,如江边晨雾,很是迷人。 行走山水 激扬文字 采撷民
-
创造更多像《客家妹子爱唱歌》的曲子 市音协主席毕践新谈打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毕践新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情有独钟。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市音乐家协会(以下简称市音协)主席毕践新说起音乐,说起惠州这片土地,这位在惠州生活了18年,为我市音乐事业作出贡献的新客家人说:“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 上世纪60~70年代
小时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