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东江时报>  创造更多像《客家妹子爱唱歌》的曲子 市音协主席毕践新谈打造

创造更多像《客家妹子爱唱歌》的曲子 市音协主席毕践新谈打造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4版(市情)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挂接】

【全文】

毕践新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情有独钟。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毕践新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情有独钟。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市音乐家协会(以下简称市音协)主席毕践新说起音乐,说起惠州这片土地,这位在惠州生活了18年,为我市音乐事业作出贡献的新客家人说:“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 上世纪60~70年代

小时就开始尝试学习作曲

东江时报:您是如何走上音乐创作这一道路的?

毕践新:真正引领我进入音乐领域的,是我小学时的一个音乐老师。那时她教新歌,我几乎一听就会。后来她觉得我比较有音乐天赋,借我几本音乐常识的书籍,鼓励我学习作曲。从那以后,我一直学习和专研音乐。1973年,我成功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才开始正统地接受高层次的音乐教育。

■ 上世纪90年代从传统作曲家转型现代音乐人

东江时报:您是哪一年到惠州的?到惠州后参与了哪些音乐创作?

毕践新:上世纪90年代初,我接受邀请来到惠州。到惠州后,我担任了“惠州之光”和“大亚湾之春”两台晚会的音乐创作,晚会都要反映惠州的特色。当时我就去惠东等地采风,收集客家山歌、渔歌。由于具有强烈、浓重的地方特色,晚会获得了极大成功。

东江时报:您是从何时开始转型成为现代音乐人的?

毕践新:1996年,我到广州建立起自己的音乐工作室,潜心学习MIDI和电脑数码音乐创作和制作。经过4年的努力,完成了从传统作曲家到现代音乐人的转型。

■ 如 今

我市有省级会员50多名,国家级会员12名

东江时报:近年来我市的音乐事业有何发展?

毕践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音乐事业进入一个发展繁荣的阶段。2004年以来,获得省级以上学术奖项就有50人次。例如韩宝泉《血与火的赞歌》、黄红英《客家妹子爱唱歌》等。如今,市音协会员有195名,其中省级会员50多名,国家级会员12名。他们大多都是从音乐院校或者师范院校音乐系毕业的,有较深的功底。

东江时报:您对我市音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何看法?

毕践新: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的首要责任,就是要将自己生活的地区的优秀文化反映出来。所以我觉得惠州的音乐工作者要将我们当地的客家音乐、渔歌打造成亮点。

人物简介

作为一名作曲家,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毕践新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更为客家流行音乐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其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等部门的奖励。代表作品有:大型古典神话舞剧《萧史弄玉》、男女声对唱《十里墩》、舞蹈《人欢鼓响庆嘉年》、独唱《朝霞曲》《客家妹子爱唱歌》《客家山歌——— 原声态》唱片等。

相关链接

加入市音协的条件

1、音乐院校(含师范学校)各种音乐专业专科以上毕业生(业绩显著者,可适当放宽学历)

2、获省文化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省、市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各种音乐奖项者

3、热爱音乐事业,乐于奉献,积极参与我市音乐活动(特别是市音乐家协会组织的音乐活动)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