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144)
期刊(1972)
学位论文(888)
图书(352)
视频(174)
会议论文(61)
人物(5)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144)
期刊 (1972)
学位论文 (888)
图书 (352)
视频 (174)
会议论文 (61)
人物 (5)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4(2913)
2013(833)
2012(883)
2011(834)
2010(706)
2009(402)
2008(343)
2007(200)
2006(10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35)
梅州日报(1167)
南方都市报(234)
三明日报(210)
香港文汇报(161)
客家研究辑刊(112)
澳门日报(100)
客家(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
臺灣戲專學刊(1)
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
作者:趙慶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省第二代  族群  利格拉樂  阿女烏  朱天心  認同 
描述:住民族群則在以中國為尊的霸權統治下被排擠壓迫;由此形成外省族群的優勢宰制心態,以及本省族群劣勢的被支配地位,從而分別影響兩者對國民黨政權與本土政權的認同程度。 跟著父親朱西寧的步伐,朱天心從鳳眷村
客家内部的分解与整合——以武平中山为例
作者:钟毅锋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理论认为,族群是个相对概念,我者和他者的界限是随着外界参照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客家的这个概念是比较年轻而新近的,通过这个新构建的符号,由客家精英们推动的客家运动正不断地融合和整合客家族群,客家这个概念也在慢慢的扩大。有学者甚至提出,客家的概念应超出传统闽
同宗同源的闽赣客家山歌——论闽西与赣南客家山歌中的共性
作者:魏丹兰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来自一个共同
试论客家先民与闽粤赣山区畲民的关系
作者:郑树钰 连传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而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民族的,而客家作为汉民族共同体内的一个支系,也同样在南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融合同化,并最终在闽粤赣交界区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
族群的认同与互动——广东省揭东县一个“半山客”村落的个案调查
作者:吴榕青 吴洁卿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粤东地区分布着福佬与客家两大族群,即使以潮州地区为限,情形也一样。旧时潮州府下辖9个县(今大埔、丰顺两县已归属梅州市),除大埔为纯客家区,澄海纯潮语区外,其他7个县都同时存在潮、客两种方言。这就是旧时潮州俗语大埔无福,澄海无客反映的历史背景。时至今天,潮语区与客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作者:东方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镇”的洛带镇,地处成都东郊的龙泉山脉西麓,一面靠山,面临川,素有“东山重镇”之称。明清以来,这里成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相继迁入的有广东、湖北、江西、陕西和山西等省的移民。由此使得这里南北移民杂处,南腔北调共存。现存于街上的“广东会馆”、“川北会馆”
广东擦亮“客家文化”招牌
作者:吴俊赖少芬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广州电 (记者吴俊、赖少芬)继侨乡梅州今年初举办“客家山歌节”之后,以客家美食著称的河源又于4月27日举行以“万绿湖畔客家情”为主题的客家文化旅游节。客家是广东的大民系之一,近年来,广东越来越多地擦亮了“客家文化”招牌。$$广东现有客家人2100万,占全省人口的27%。与广府文化的广州菜、粤
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
作者:兰俏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畲族与客家在历史上同以赣闽粤边的广袤山区为基本住地,两族毗邻而居,长期互动,相互关系最为密切。明清以后,畲族大部分迁移至闽东、浙南及赣、皖等省,但两族仍居住在山区,以山林农耕为主要经济形态,相似之处很多。但客
宋元之际东南地区移民研究
作者:王仁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战争  二王  文天祥  移民  岭南开发 
描述: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到1279年厓之战南宋灭亡为时段,研究元军在向南推进过程中,东南地区(今浙、闽、赣、粤等地)各族人民迁移情况。
客家民俗与畲瑶关系述略
作者:吴永章 谢开容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人是南方居民的迟到者。畲、瑶先民,源于传说时代的盘瓠蛮,汉代的武陵、长沙蛮。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加之吃尽一,复徙一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需要,在唐代以前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客家先人则因中州动乱,逐步从黄河流域经长江流域分段进入,至宋代始在闽粤赣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