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秋俊:身在海外,情系客家
-
作者:刘遐昶林煌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秋俊在参访梅州期间与团市委书记何铭峰(右)互赠纪念品
【新生代】
人物档案:罗秋俊,祖籍梅县程江,197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小商人家庭;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青年团副总秘书兼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特别事务官;曾经是最年轻的市议员和华人政党成员。作为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第三代客家人,他秉
-
梯面将建客家文化博物馆8个经济薄弱村预计年内脱贫
-
作者:黄少宏云宣王建锾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梯面镇将建客家文化历史博物馆,以特色旅游来推动扶贫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梯面打造特色旅游名镇,为脱贫注入新动力。日前,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市政协主席苏志佳等领导到花都梯面镇视察扶贫开发和名镇建设情况。据悉,截至目前,该镇投入扶贫资金
-
朱泽君率队调研市直宣传文化系统时指出 繁荣客都文化事业 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朱泽君等到梅州日报社梅州网调研。(高讯摄)
本报讯 25日,市委书记朱泽君率队到市直宣传文化系统调研。他指出,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客家精神四海名扬。宣传文化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唱响山区科学发展主旋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充分挖掘客家文化
-
特色民居客家围龙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围龙屋敦裕堂
建造于1803年的平远东石丰泰堂
围龙屋是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梅州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上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
-
盘点福建古村落 连城芷溪,客家大宅门
-
作者:黄如飞 黄水林 李绍炜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芷溪的古民居。
黄氏家庙门楼前面有一对石狮子,一只小狮子依偎在母狮身旁,憨态可掬,舐犊之情栩栩如生。
飞檐、斗拱、隔扇、栏窗,精雕细琢,仿佛走进了一座客家文化的“大庄园”。
古民居里洋溢着生活气息。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这个因古时流经村子的溪流两岸长满芷草而得
-
客家门匾
-
作者:黄传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不管从哪个方向进入上犹县境,你都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家家户户门额上都绘有精巧别致的匾框,框内写着四个大字,熠熠生辉。这就是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上犹客家门匾”。匾额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眼睛”。一块制作精美的牌匾融汉语言、书
-
客家美食走出围龙展风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陈基为曾涛(右三)颁发金牌奖。
【社会一角】
日前,2012年广东省饮食行业名厨名师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19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梅州代表队夺得
-
在花果画廊中寻找客家桃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吴优高讯实习生家敏
品幽兰,感受精致农业大发展
精致兰花吸引摄友拍个不停。
读者采风团首先来到城北现代农业休闲区特色景点——绿道幽香兰花品鉴园。据介绍,该园2009年由城北镇政府引进10多位兰花种植大户投资1.5亿元兴建,占地面积1000多亩,主要有企黑、白墨
-
走马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梅县雁洋镇松坪村 松坪村:客家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松林村古民居群
异存楼内部依然可见昔日辉煌。
祠堂中给后代祭祀祖先的牌位。
智介公祠
松坪村中的异存楼、树德楼
外貌依然完好的继生公祠
应盛公祠
●本报记者罗娟娟特约记者房文东吴增贤摄影古礼贤
听说刚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的
-
客都梅州给我留下客家意象 ——全国音乐文学大师畅谈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李少凤刘遐昶
“步步是经典,处处是花园”,曾经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的词作者邬大为老先生观看了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又参观了中国客家博物馆及梅州各个生态旅游景点后,如此赞誉。昨日,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落下帷幕。五天的时间里,梅州给与会代表及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