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78)
期刊(603)
学位论文(346)
视频(88)
图书(51)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78)
期刊 (603)
学位论文 (346)
视频 (88)
图书 (51)
会议论文 (10)
按年份分组
2015(89)
2014(906)
2013(322)
2012(346)
2011(380)
2010(270)
2009(133)
2005(24)
2004(18)
1998(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06)
其它(460)
深圳商报(42)
岭南文史(13)
源流(9)
福建文学(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
乡镇论坛(2)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
把台湾建成“世界客家新都”
作者:兰文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 (驻台记者 兰文 文/图)2013全球客家恳亲大会19日在台湾盛大开幕,来自全球大洲的600多名客家乡亲与会,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开幕时致辞称,台湾“政府”重视保存客家语言、文化,希望
融入客家文化的养生温泉
作者:陈坚盈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叶园温泉属于淡水矿温泉。 叶园温泉的浴池功能多样。 叶园温泉 泉·源 [温泉地理] 叶园温泉是少见的优质苏打泉,是融合了客家中草药文化的养生温泉。叶园温泉所处的客家原住民山区,富产草药,叶园温泉将客家中草药文化融入纯天然的温泉水中,配置出各种功效的养生泉。 [追根溯源] 泉质是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历史至少600年,明清古建筑数百间,山海城田2万多亩,居民12000多人,杂居50多个姓氏,这便是范和村的时空含量。这个惠东稔山镇南部的滨海古村,古称“饭箩冈”,相传因地理形似饭箩得名,经逐渐雅化而改称“范和”。数百年来,这里登山可樵,出洋能渔,拦潮晒盐,富甲一方。时至今日,范和村仍旧以其村大、民富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氏祖祠里的木制牌匾,左看是兰桂腾芳,右看是金玉满堂,中间看又是诒远堂。 ↑罗冈围保存了原来的整体结构,房屋排列整齐。 ←范和村的谭公圣庙香火鼎盛,右侧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绸带,老人们爱在树下纳凉。 ←范和小学建于民国,校内的这栋建筑材料由香港运来,至今仍然十分牢固。 ←
荣登《广播歌选》封面的客家歌手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邱明烨 今年5月,大余县市民惊讶地发现,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杂志——《广播歌选》第期的封面人物是该县吉村镇农民业余剧团的副团长刘晓勇和他的搭档黄小玲。封面上他们两人身着客家传统服饰放声歌唱,杂志围绕他俩这一“茄子辣椒”组合进行了报道。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刘晓勇数十年来一直坚守心中的“演艺梦”,
淡水客家凉帽22道工序都靠手工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朱冠玉在家里制作客家凉帽,女儿在一旁帮忙。 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淡水客家凉帽是客家女性专用凉帽,相传是苏东坡为爱妾王朝云所设计,帽子中间留了一个窟窿,方便留着发髻的王朝云佩戴。在惠阳区淡水街道东风社区有一家客家凉帽作坊,这是惠阳最后一家纯手工凉帽作坊。这项技艺的传承人朱冠玉一直坚持做客家凉
客家精神融汇先进理念再创佳绩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近日,省委决定,张远方同志担任省水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昨日上午,市委书记朱泽君带队欢送张远方履新,衷心祝愿其在新的岗位上再创佳绩、再创辉煌,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家乡各项事业发展,推动省水电集团与梅州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携手加快梅州发展,实现彼此互利共赢。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郑轲,省国资委党委副
千余文物有“组织”浓浓惠阳客家味
作者:陈海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这个装鱼的器具口径设计很妙,让鱼进得去出不来。 南都记者陈海燕摄 南都讯记者陈海燕半个世纪前,农户怎样用农机耙田、插秧,怎样喷灌浇菜?那时的人使用的沙发、床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去惠阳博物馆或许就能找到答案。惠阳区从2011年开始筹建惠阳博物馆,目前还在征集文物,已经征集到了1200多件文物
客家天籁歌舞赴台演出受热捧
作者:柯鸿海 曾秋玲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通讯员/曾秋玲)应台湾客家演艺文化协会的邀请,近日,梅州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赴台演出。据了解,《客家意象》赴台交流演出被国台办列为2013年度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这也是《客家意象》演出团队首次离开大陆演出。 展示客家人世俗生活 《客家意象》由梅州市委、市政府斥资千万
兴宁赏灯:客家人的精神驿站(中国民间工艺)
作者:王锦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宝盖灯 兴宁市拥有粤东地区最大的盆地,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客家先民是来自中原黄河流域,既传承了中原传统文化的血脉精华,又孕育了客家文化的人文品格。随客家先民一道从中原迁徙而来的花灯,是客家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折射着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花灯是我国传统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广东梅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