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广播歌选》封面的客家歌手
【版次】第A0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挂接】
【全文】
邱明烨
今年5月,大余县市民惊讶地发现,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杂志——《广播歌选》第五期的封面人物是该县吉村镇农民业余剧团的副团长刘晓勇和他的搭档黄小玲。封面上他们两人身着客家传统服饰放声歌唱,杂志围绕他俩这一“茄子辣椒”组合进行了报道。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刘晓勇数十年来一直坚守心中的“演艺梦”,创作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近日,笔者走进大余县吉村镇,探访这位荣登《广播歌选》封面的客家歌手数十年来的山歌演艺路。
出生在吉村镇山区的刘晓勇,小时候特别喜欢听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等。刘晓勇说,是父亲的关心让他在客家歌手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为了鼓励他唱歌,刘晓勇的父亲亲手做了一把二胡送给他,至今他还记得父亲教他拉的第一首曲子是《东方红》。随后,长期的训练和天生的好嗓子,让他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山区客家歌手。
1980年,在大余县吉村镇演艺界小有名气的刘晓勇在基层供销社当营业员。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经常要送货送化肥送种子下乡,因此有机会拜访民间老艺人。勤奋好学的刘晓勇每次都虚心地拿着笔和纸记下那些方言歌词和旋律,获得了大量的山歌、民歌、祭祀礼赞素材。2000年,因体制改革,刘晓勇成为供销社的留守职工,每月仅有1000余元的收入,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心中的“演艺梦”。农忙之余,刘晓勇常常为群众演出唱歌,并潜心创作了“一杯山茶情意深”“天华山茶歌”“日头出来圆溜溜”等接地气的文艺作品。
2006年,在大余县吉村镇文化站退休干部谢文生的牵头下,吉村镇28名热爱音乐的农民组织了农民业余剧团,刘晓勇主动参加剧团并被任命为副团长。他和剧团里其他成员不计报酬,在大余县各乡镇、村开展送戏下乡,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8年来,剧团每年开展送戏下乡60余场,表演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逢年过节,剧团还会到附近的村子里为群众义务演出,并多次参加县、乡、村举办的各种文化庆典和娱乐活动。
与其他的农民演员相比,刘晓勇更注重在演出中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近年来,吉村镇开展创建“和谐平安新吉村”活动,刘晓勇将这些内容编排到节目里,创作出了采茶小戏“张桂花告状”,通过演出的方式将和谐平安理念深入到每个村民心中。村民看了戏后都纷纷表示要学法、懂法、依法办事。为了宣传新农合政策,他创作了“辣椒婆参保”等采茶戏,让村民形象直观地了解有关政策。
2009年,刘晓勇和搭档黄小玲代表赣州市农民参加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文艺汇演。他们俩以一首反映客家农民淳朴、善良的客家情歌“茄子辣椒吊丁当”荣获这次文艺汇演一等奖,被称为“茄子辣椒”组合。此后,刘晓勇又获得了多个奖项,2010年获“中国山水情歌会”中国梅州客家山歌新秀选拔赛赣州赛区第6名;2012年参加赣州市“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城乡歌会“呵嘿一声唱山歌”获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