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赞法官进村庭审“讲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东县人民法院多祝法庭将庭审现场搬进禾多村。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东江时报讯 “支持黄审判长为村民办实事,调解纠纷!不容易,顶一个!”5月11日,《东江时报》报道惠东县人民法院多祝法庭将庭审现场搬进禾多村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广泛反响,不少市民、网民纷纷发帖称赞巡回法庭这一惠民举措。
-
淡水客家凉帽22道工序都靠手工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朱冠玉在家里制作客家凉帽,女儿在一旁帮忙。 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淡水客家凉帽是客家女性专用凉帽,相传是苏东坡为爱妾王朝云所设计,帽子中间留了一个窟窿,方便留着发髻的王朝云佩戴。在惠阳区淡水街道东风社区有一家客家凉帽作坊,这是惠阳最后一家纯手工凉帽作坊。这项技艺的传承人朱冠玉一直坚持做客家凉
-
书香校园散发“客家韵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容。“客家韵味让这些建筑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不少市民这样评价眼前的新城中学。
陈旧校舍重焕光彩
9月1
-
在赣州,感受到了浓浓的客家味!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南关西围屋的老人向汴梁晚报记者展示手工缝制的客家工艺品。
汴梁晚报记者在客家围屋认真听取专家的介绍。
在赣州市灶儿巷,一名用红背带背孩子的客家妇女引起了汴梁晚报记者的好奇。
汴梁晚报记者与客家妇女聊天。
○记者刘念海文/图
“在赣州,感受到了浓浓的客家味!”5月14日一大
-
煮妇教你烹饪客家菜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社区常举办厨艺活动,交流下厨心得。 资料照片
客家美食让人垂涎,坪山当地客家“煮妇”都能烧出一手好菜,但很多在坪山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却不得要领。近日,田心社区服务中心举办厨艺工作坊,邀请了社区两位厨艺了得的“煮妇”现场教学客家菜,吸引众多外来工踊跃参与。
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早早就准备好了材
-
建客家文化名城塑最美陶艺新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东镇坪山农耕文化名村建设正加快推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文化经济优势
【基层走访】
全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然大氧吧、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悠扬飘逸的中州古韵……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和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是大埔县发展的第一优势和最大潜力。近来,大埔县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机
-
客家茶果满街香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余仕英阿婆做的粽子。
本报记者 肖永革 通讯员 吴文江 文/图
在龙岗老街有一家茶果铺常年热气腾腾,飘出浓浓香味,弥漫在整条街上。这就是余仕英阿婆的客家茶果档。客家茶果是深圳客家人的传统食品,是客家人品茶时食用的糕点。老一辈的龙岗客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茶果,也有不少卖茶果的店铺。现在龙岗自
-
客家瑰宝永定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永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这里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建筑奇葩 闻名于世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化般的民居建筑奇葩,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闻名于世
-
梅州大埔客家 民居风情万种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泰安楼被称为 “大埔第一楼”。
孙中山纪念堂的堂前有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捐赠的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堂内的解说牌。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此前,从未游过梅州,但出于对梅州人勤劳能干、善于经商的深刻印象,让我对梅州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之情。这回,因工作关系得以前往梅州大埔,在这里
-
铁笔如椽绘客家生活
-
作者:田泳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罗映球创作于1939年的作品《革命军校》。
罗映球版画作品《精心操作》,创作于1937年。
中国美术馆举办“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图为罗映球创作于1962年的作品《能挑重担》。 (图片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田泳
“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近日